回首頁
回首頁
 


中時社論-鄭捷們的黑暗之心 責任在父母

21歲大學生鄭捷在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不只摧毀了4位亡者的家庭,對多位受傷者、當時也搭乘同一班列車的乘客,甚至廣義的說,對許許多多每天仰賴捷運通勤的上班族和學生,以及以捷運為城市旅遊交通工具的所有人,甚至對共同生活在這個島嶼的人來說,心理上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再也不敢用輕鬆、閒適的態度搭乘這個號稱全球最乾淨、舒適的捷運,也不再能夠安心享受台灣的溫潤慢活。

 捷運慘案發生後,司法單位與媒體持續追蹤鄭捷成長過程中的學校、老師、同學,甚至他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等,希望從中得到一些蛛絲馬跡,以了解他為什麼會犯下如此泯滅人性的惡行。外界最等待的、最關鍵的還是鄭捷的父母們怎麼說,因為他們畢竟是從小看著這個子孩子長大的人,於情於理,應該都是最了解他。鄭捷雖已成年,終究還只是個大學2年級學生,若有一些乖謬偏狹的思想,因而導致犯下這次這天地難容的罪行,他的父母總該出面跟大眾表達歉咎痛悔,這是受害者、家屬以至於受到驚恐的大眾最起碼的要求。社會並不是要「子債父還」,也不是要遷怒報復,而是大家都需要知道更多。等待了3天,鄭捷的父母以一紙書信表達歉意。書信的開頭是「我們的家毀了」,信末的署名是「鄭爸爸、鄭媽媽」,他們不願以真實姓名示人;並且由於有人身安全的顧慮,鄭家雙親意欲向警方申請保護令。自己的孩子犯下如此重大惡行,父母滿懷罪惡感、羞於見人,甚至擔心自己人身安全問題…,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外界難以理解的是,事發多日,鄭捷父母不願正式出面道歉,而竟然是委託民意代表代為宣讀一封致歉信;而從信中內容看來,鄭家雙親首要關切的顯然是自己家被這個兒子給毀了,這真是讓很多人難以接受的態度。

 對於自己兒子的生活作息與個性,鄭家父母也僅能做出「整天宅在家打電動,不跟人來往」這樣層次的描述。事實上,鄭捷並非毫無社交圈,預備在捷運上殺人之前的1個多小時,鄭捷還跟人約碰面。如果自己的孩子喜歡宅在家裡打電動,那麼他都是打哪些電動呢?父母清楚嗎?還是孩子為怕家長責備,不敢也不願意讓父母知道?鄭捷小時候曾經表達將來要做一番大事,父母是否曾與孩子討論過,心目中的大事究竟是什麼?有沒有經由討論這個「願望」,藉機教導孩子要走合宜的路,使他一生到老也不偏離正道?

 不過,畢竟犯下滔天大錯的是已成年兒子,我們不願苛責鄭家父母。事實上,在台灣,像鄭捷這樣「胸懷錯誤大志」的孩子並不少,其源頭很可能正是缺乏父母正確的管教與陪伴,錯誤價值觀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嚴重,甚至爆發成不可收拾的慘劇。

 《讀者文摘》曾做過一份亞洲8國父母表現評比的大調查,台灣父母的表現被評為8國之末。受訪的台灣青少年給自己父母的評分最低。根據該項調查顯示,近7成國小中高年級的孩子,下課後會上安親班或補習班,平均每天待1到3個小時;甚至有2成的孩子,每天在安親班或補習班的時間,超過3個小時以上;3成7的孩子補習1科,2成的學生補習達4種課程以上;近5成學生,連周末假日也要補習。為什麼台灣的家長要孩子「忙」成這樣?

 台北市政府曾做過一項有關「子女心目中的幸福是什麼」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親能夠「抽出時間」,陪他們吃飯、聊天,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適時給予傾聽和協助,這就是他們的最寶貴和最值得珍惜的事。

 但是「空出時間陪伴」對台灣的父母與孩子來說,卻是多麼奢侈的願望!論語談教育說要「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教育是人格與生存能力的養成,需要「循循善誘」,而「循循善誘」最重要的就是付出時間與耐心,其中,家庭教育正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鄭捷在捷運上冷血殺人,有人怪捷運管理系統應變不及、怪乘客只知滑手機,缺乏安全意識,甚至怪政府對不起年輕人…,這些可能多少都有些道理,但真正能為孩子建立最重要且最核心的價值觀的是家庭。梁啟超說「人生百年,起於幼學」,幼學是什麼,就是家庭、父母給子的愛與啟蒙。

 台灣似乎還有一些躲在暗處的「鄭捷們」,於今之計,社會與其擔驚受怕,不如主動關懷,給那些需要理解、尊重的年輕人更多的愛與關懷,讓他們脫離黑暗之心的捆綁。

2014-05-26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