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趙天麟出任中國事務部主任 蔡英文找謝長廷決定

趙天麟向中評社提到徵詢出任中國事務部主任的過程,他說蔡英文是先和謝長廷談,謝知道後,蔡並未再跟他確認,但蔡以為就此確定。但一開始,因為立委選區和年底市長輔選,他是想婉拒,但人事命令已經發佈,如果再婉拒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而他之後也想說,自己常常對兩岸發表看法,對兩岸有興趣,如果又拒絕,那外界一定會認為他是針對蔡,但他又沒這個意思,只好硬著頭皮接下來,但既然接下這個工作,他就會積極去做。

趙天麟認為,他參與政大教授童振源開設的兩岸菁英班,裡面藍綠紅都有互動,他在民進黨的資歷不算資深、人脈也不會是最多,但優勢是比較沒包袱、彈性比較大、人脈也比較新,在溝通、連繫上可以跳過許多猜忌。尤其是與謝長廷在香港舉行的“開展之旅”很重要,與中共建立很多人脈和一定互信基礎。只要大陸認定他有善意,兩岸要溝通就比較容易,這是他的優勢。

兩岸政策菁英班參與學員包括三位國民黨立委、五位民進黨立委、兩位政務次長、一位報社社長和八位企業人士,課程在具實務經驗的學者專家引導下,產官學界深度討論兩岸議題。促進兩岸實地交流,研習班目前正規劃四月到中國大陸拜訪政府部門與智庫行程,更深入瞭解兩岸關係現況與政策。

研習班2013年10月9日開始上課,首堂就由中央研究院士朱雲漢院士演講「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整」,隨後還分別邀請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淡江大學大陸所長張五岳、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政大國發所講座教授王振寰分別授課。

另外,包括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講座教授趙建民、東華大學公行所教授高長、政大國發所長童振源、以及前國防部長林中斌等曾任陸委會副主委也都輪流接力,帶領探討兩岸與大陸情勢、國民兩黨政策、兩岸交流情勢、兩岸關係與國際情勢等課題。

2014-05-30

 

〔註〕2013-08-22_經濟日報_A12版_兩岸政策菁英班 招生 PDF

 

台灣不能交給親中派

 

童振源:民進黨應凍獨 加入兩岸互動

童振源認為,民進黨應該進行政策調整,包括凍結台獨黨綱、通過中華民國決議文;在總統府底下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以憲法各表做為兩岸互動基礎;以華人認同、民主中國做為兩岸重要的互信基礎。

他說,上述四點政策調整建議,一方面可解決民進黨與大陸互動的障礙,另方面解決國民黨與民進黨互動的障礙;同時,啟動與大陸互動基礎,而長期解決之道就是要建構更宏觀架構。童振源認為,如果民進黨能夠做到這四點的話,他相信民進黨與共產黨的互動會超越國民黨,國民黨偏向企利益,也缺乏民主自由價值,許多人都有質疑。

至於,馬習會能否成形,童振源觀察,就台灣來說,馬習會的目的是,馬要建立個人的歷史定位,但因為很多問題現階段還無法處理,政治問題一直沒有共識,經濟、社會及公共議題則已透過海基海協處理,要突破的只有政治議題。然而,馬英九並不打算處理政治議題,而且也沒有內部共識,因此,只是創造他個人的歷史定位。

童振源也說,對大陸而言,馬習會對習近平也有歷史定位問題,習的重點在於推動政治談判,他上台後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現今已有一些成果,包括與民進黨互動、和平論壇、王張會等,其步驟很清楚。

他認為,從北京的角度來看,兩岸關係發展5年,因為沒有政治基礎想要進一步突破很困難,九二共識的基礎不夠,中方希望有一個更完善的框架。這個框架必須透過政治談判,包括外交與軍事等無法透過談判的議題,也要找到處理方法,否則,兩岸發展無法長期持續下去。

尤其是2016問題,如果2016政黨再輪替,恐怕回到衝突面向。馬習會對習近平來說,雖有歷史定位的問題,但不是最迫切的議題,反倒是馬英九任期只剩下2年,習才剛上台,時間站在習那一邊。

童振源分析,國共政府對馬習會的場域、身分、議題各有不同思考。場域方面,台灣想要國際多邊場合會晤,大陸則有困難,因為這不只是馬習會問題,還牽動要不要跟其他國家領袖見面的問題。

在議題方面,如果馬習在國際多邊場合會晤,議題是由國際組織設定,議題會很清楚,也不須重新設定,比較單純,但大陸已拒絕多邊。若是雙邊會晤,會牽涉到身分與議題問題,如果是雙邊的話,一切議題與身分都要重新談起並設定,台灣也沒有內部共識。

中評社 2014-02-22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