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割台心態面面觀

 

◎ 周明峰

 

甲午戰爭清國戰敗, 簽訂馬關條約, 台灣被當做停戰求和的犧牲品, 割讓與日本, 當清日更迭、新舊交接之際, 台灣人面臨異族的統治, 官民進退迥異, 人心向背紛歧, 類似歷史上亡國的時節, 以明清鼎革為例:

滿清入關時, 前明朝野的士大夫, 都被捲上天秤, 忠奸立見。其在朝者, 有無條件從, 有有條件從, 有抵死不從, 各是所事; 其在野者, 有鑽營功利, 亦有遠引高蹈, 各走極端。

無條件從者, 例如合肥龔鼎孳, 崇禎進士, 李闖犯闕降李闖, 滿人入主又再降, 鄭芝龍被褫爵下獄, 就肇因於他彈劾其父子書信往來。另一崇禎進士淄川孫之獬, 既降李闖, 復降滿清, 為唯一首先薙髮易服的人, 他於朝會列入滿班, 滿人說他是漢人, 排斥他, 轉入漢班, 漢人說他是滿飾, 亦排斥他。至於, 引清兵入關以平李闖之亂、進而投效滿清、殺戮同族、助其打天下的吳三桂, 以及替滿清定制度、立法令、而終生榮華富貴的洪承疇, 眾所周知, 更不在話下。

有條件從者, 例如吳江金之俊, 投降之初, 提出十大條件, 認可則從, 否則寧死, 曰: (一)男從女不從, (二)生從死不從, (三)老從少不從, (四)陽從陰不從, (五)官從隸不從, (六)儒從而釋道不從, (七)娼從而優伶不從, (八)仕宦從而婚姻不從, (九)國號從而官號不從, (十)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經一一應允之後而降, 官運亨通。

抵死不從者, 例如廣西巡撫瞿式耜, 服膺桂王朱由榔, 敵至被拘, 諭降不從, 諭削髮為僧, 亦不從, 從容就義。崇明沈百五, 慷慨殉國, 其結援五百人, 同日自盡殉節。

鑽營功利者, 原本品德端方, 執守明朝名節, 經不起康熙年新開博學鴻詞科的誘惑, 爭先恐後赴京應試, 湯斌等五十人上榜, 步入仕途, 效忠清朝。有詩嘲曰:「 聖朝特旨試賢良, 一隊夷齊下首陽, 家裡安排新雀帽, 腹中打點舊文章,當年深自慚周粟, 今日幡然思國糧, 非是一朝甘變節, 西山薇蕨吃精光。」

遠引高蹈者, 諸如餘姚朱舜水、崑山顧炎武、餘姚黃宗羲、衡陽王船山、商邱侯方域等人, 他們經歷亡國之慘, 矢志不共戴天, 寧為明朝遺臣, 不肯事奉異族, 或亡蹤海外、或潛心講學、或隱居水曲、或僻處山林、或別託岐黃、或遁入寺觀, 堅持氣節, 守正不阿。

依此, 對照割台時官民的反應, 忠奸屈直, 百態畢露, 氣節利慾, 黑白分明, 概分六類以代表人物述之:

[李鴻章]: 一向譏貶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 受命為全權大臣, 偕子李經方赴日談判, 簽訂馬關條約, 清廷同意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 卻暗中請來俄、德、法三國干涉, 重金贖回滿人發祥祖地的遼東半島, 捨棄「素稱難治」的台澎。台人不敢罵朝廷, 轉而怪罪「賊臣」李氏父子「賣國固位」; 清廷內部以光緒帝為首的主戰派, 不敢直指西太后喪權辱
國, 亦歸咎於締約代表李氏二人, 於是「交接台灣全權代表」的屈辱任務便落在李經方身上, 李鴻章怕兒子登陸有被「悉數殲除」的危險, 再三要求日方保護,李經方搭船揭德國旗以避台人耳目, 懼不上岸, 在三貂角海面上匆匆簽字, 並告以台人為凶悍之蠻民, 不能與清國人相比, 懇請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儘速平定教導之, 然後乘黑夜遁回中國。清廷對憤怒抗議的台民, 非但不表悲憫同情, 反而勸
以不可一時激動而禍延京師。凡此種種, 清廷一貫對台灣的蔑視和棄無反顧的心態, 表露無遺。

[唐景崧]: 就任巡撫半年面臨割台, 清廷命令他率文武官員內渡, 台灣士紳顧慮到社會秩序的維持以及自身財命的保障, 不讓他走, 高酬僱自大陸的兵勇怕薪餉落空, 也不放他走, 他身不由己祇得留下, 與其座師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張之洞, 請求英、法、俄等國干涉救台未果, 兵部主事丘逢甲首倡獨立, 留法的幕僚陳季同取名民主, 海關稅務司英人摩斯建議用共和國的形式, 五月廿一日倉促中改台灣省為「台灣民主國」, 定年號為「永清」, 五月廿五日就任總統職位,仍「恭奉正朔, 無異中土」, 大陸籍的官員包括布政使顧肇熙、分巡台灣兵備道陳文騄、台灣知府孫傳兌、台北知府管善元、台南知府朱和鈞、負責防務的水師提督楊岐珍、鎮總兵萬國本以及各知縣之大半, 紛紛離職避走內地。他心不在台灣, 日軍佔領台北之前, 早將母親送回老家, 此時更溜之大吉, 先於四日傍晚藏匿於淡水的洋行, 六日夜間搭英輪暗渡廈門。內務大臣俞明震、外務大臣陳季同、軍務大臣李秉瑞, 還有其他許多官、兵以及商賈、士紳也隨著倉皇逃亡大陸。

[丘逢甲]: 台籍進士, 割台之日, 率台北士紳敦請唐巡撫代奏清廷, 謂「台灣屬於我台民」、「何忍一朝棄之」、「何至不能一戰」、「誓死守禦」、「待臣等死後再言割地」, 提議獨立自主, 民主國成立後, 膺統領大任, 負責主持全國義勇團練, 率所部二萬駐台中, 掌握糧餉十萬兩, 唐總統溜走, 他隨之捲款棄職, 敵前逃脫, 到廣東去當中國官, 臨行曰: 「此地非我葬身之地也, 須變計早去, 父母在世, 應求自己平安。」, 逃命要緊, 哪管先前誓詞? 身為台籍官位最高者, 際此危急存亡之秋, 其對台灣的貢獻何在? 非但徒託空言, 背離自己的家鄉, 而且棄兵盜餉, 導致義勇軍無帥無糧, 何以抗日保台? 在日軍未到之前先已敗象, 更甭談新軍之操練, 丘逢甲難卸罪責, 徒發「離台詩」 (宰相有權能割地, 孤臣無力可回天) 之悲壯, 浪得「愛國」詩人之名, 仍不免遺臭青史! 其他台籍要員, 如議長台北人林維源、棟軍統領台中人林朝棟, 早已逃之夭夭, 棄鄉之罪, 亦不多讓。日據二年內, 台人可以選擇中國籍或日本籍, 舉家遷往大陸者極少, 僅占總人口萬分之十六; 絕大多數留守家園, 禍福皆以鄉土為依歸, 真正與台灣共存亡。愛台棄台, 霄壤有別。

[辜顯榮]: 獅球嶺既陷, 唐景崧潛逃, 敗軍竄入台北城, 四處打劫, 無法無天, 台北富商李春生、醫師黃玉偕等士紳, 為維持治安、保全財命, 擬派人去請日軍入城平亂, 鹿港商人辜顯榮挺身自薦, 赴汐止通報日軍並當嚮導, 讓其兵不血刃地佔領台北; 他曾進貢座轎, 討日本親王的歡心; 並奉日人之命, 組織別動隊, 與抗日義軍作對, 更獻計實施保甲連坐制度, 幫助日人壓制台人; 後來又為
「官」喉舌, 處處與台人打對台, 以「公益會」阻撓「台灣文化協會」, 以「有力者大會」抵制「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甘心當御用紳士, 為虎作倀, 一生名利雙收, 享盡榮華富貴, 正如他自己所說: 「吾人寧作太平狗, 莫作亂世民」, 以當「走狗」為榮, 醜惡的「台奸」行徑不啻「漢奸」吳三桂加洪承疇。李春生、黃玉偕亦獲總督府禮遇及贈勳。另外, 日軍抵桃仔園時, 有簡朗山、林芳、顏清亮、劉達仁等地方顯達, 出面迎迓以示歸順而大受嘉獎。

[劉永福]: 原本隸屬太平天國, 國亡遁走越南, 見法人在越作威作福, 率黑旗軍與戰, 大勝而威名遠播, 後降清受重用, 任南澳鎮總兵, 甲午戰爭之時, 奉命防守台南, 不到一年遭逢割台, 決意「與台存亡」, 唐總統開溜, 台北淪陷,被推為大總統, 由旗後移駐台南, 設議院、籌軍費、發鈔票、行郵遞, 拒絕樺山總督的招降, 奮勇戰鬥, 遭南北夾攻, 他見領導階層溜得精光, 大陸籍的士兵不
肯為台灣死戰, 富商殷戶吝於接濟軍餉, 知大勢已去, 嘆曰: 「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人」, 未能信守誓言, 十月十九日乘英船退避廈門。

[吳湯興]: 日本侵台, 護土衛鄉的台灣人起而抵抗, 例如苗栗銅鑼灣的吳湯興、新竹北埔的姜紹祖、苗栗頭份的徐鑲, 慷慨捐財, 號召土生土長的台灣子弟, 組成義民軍, 聯合各地好漢, 展開慘烈的抗日攻防戰, 把日本驕兵打得落花流水, 擊斃日本親王北白川宮能久, 東京為之震懾; 吳湯興奮戰於八卦山, 中砲身亡, 其夫人黃氏聞訊絕食殉夫; 姜紹祖被俘虜, 其家僕杜姜頂替他給日軍槍殺, 慨然捐軀, 他逃回北埔再戰, 受傷被圍, 服鴉片煙膏自盡, 年僅廿一歲; 徐鑲退到屏東, 再募民兵, 繼續抗敵, 劉永福勸他投奔大陸, 留做日後大用, 他則已置生死於度外, 誓與台灣土地共存亡, 暢言「若能成功則樹立新國家, 輝映千古;若失敗, 則我等之骨肉願隨台灣一同消失。」, 率兵北上與日軍作殊死戰, 在他里霧(斗南)光榮殉死。他們堪稱台灣的民族英雄, 魂魄之英烈, 比之瞿式耜、沈百五, 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全台各地義民軍蜂起, 抗日持續七年之久, 包括宜蘭林李成、台北陳秋菊、楊梅胡嘉猷、關渡簡大獅、雲林柯鐵、民雄簡義、嘉義黃國鎮、台南蔡愛、鳳山鄭吉生、屏東林少貓、------等, 不可勝數, 連同成千上萬的台灣民兵, 概皆奮勇死拚、從容赴義、壯烈犧牲。其後十三年, 台人武力反日, 層出不窮, 例如北埔事件[蔡清琳]、林圯埔事件[劉乾]、土庫事件[黃朝]、苗栗事件[羅福星]、六甲事件[羅臭頭]、西來庵事件[余清芳]、------等, 前仆後繼, 轟轟烈烈, 可歌可泣。

台灣「光復」之後, 外來統治者國民黨殖民台灣, 台灣人再次淪於「亡國」的困境, 官民的反應又是百般姿態, 有趨炎附勢者、有助紂為虐者、有逆來順受者、有身從心不從者、有避秦海外者、有投奔中國者、有誓死反抗者, 紛雜歧異, 耐人忖思。以古鑑之, 前朝的忠奸圖像恰好映照今朝, 歷歷可循, 容後另作篇章。

作者周明峰為復健專科醫師 (Emerson M. F. Jou, M.D., M.P.H.)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