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製造機會製造問題,聯中媒體就是不懂專業

 

廖清山

理論上,新聞記者的職責是採訪並報導社會上最近發生的事項,不多也不少。但有些沒有道德的記者,卻會製造新聞,吸引讀者。更可惡的,聯中媒體為了政治目的,不惜毀壞記者的形像,公然使出下流的伎倆,以便打擊特定的台灣人。其實他們那樣亂搞,不但無法達到目的,最終不過自取其辱罷了。

近日有人發現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中將「打炮」解釋成「放鞭炮」,於是聯中記者追問教育部長杜正勝,問他這兩個字究竟什麼意思。杜正勝回說,「這個我個人不評論,我說這個知識性的問題,應該由編輯小組來回答。」

到這個地方,還不算離譜。但記者接著說,「杜正勝又被媒體追著跑」,而且「只見他躲躲閃閃,就是說不出口;而中文系教授說,把打炮解釋成放鞭炮,真的是前所未聞。」這就有點莫名其妙,匪夷所思所思了。

第一次聽到到「打炮(砲)」這兩個字,是近五十年前在金門當步兵排長時,我的山東人排附提到八二三砲戰,告訴我,「共匪是隔日打砲的」。另外的某一天,有幾個充員兵在聊天,其中一人提到某某老兵沒有錢到軍中樂園,只好一個人「打砲」,突然引發一陣曖昧的暴笑。當畤我雖然沒有確定那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知道有人利用雙關語在開別人的玩笑,只是會心在旁一笑。

沒相到事隔多年,這個雙關語竟被用來蓄意侮辱杜正勝,實在大感意外。

根據記者的查証,當初編纂線上辭典的總召集人,也就是高齡81歲的前師大教授李鍌解釋,原來在編纂線上辭典時,參考了多部辭典,只要有根據的詞語都會收錄其中,而打炮一詞就是出自於中國浙江方言,在《現代漢語辭典》也有收錄,其解釋的確是「放鞭炮」。

同時,記者也翻開台灣和中國的辭典,發現這兩個字的確是專有用語,出自梨園佳話,形容戲班子第一次上台,也就是所謂的處女秀。衍伸到後來才有其它更通俗的意義,其中包括教育部網站上的《國語辭典》,另一則解釋的「嫖妓」;以及有大學生認為,現代人講的打炮就是指做愛;澎恰恰被報導的自慰事件,也有媒體用打炮這個詞語等等。

基本上,該記者認為「打炮」是不合時宜或不妥處的詞語,他特別指出李鍌認為這個解釋(「放鞭炮」)不太適當,是當初編纂的疏失,建議教育部應該要著手修正。

我們不知道李鍌會不會提出「建議」,不過今日有許多人認為「同志」就是同性戀,是否以後孫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同志」兩字需要「修正」,而過去共產國家最常使用的「同志」也是不合時宜或不妥的詞語,應該建議他們丟棄不再使用?

語意的遷變有其基礎,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只因後來有其它更通俗的意義,便把原來的意思曲意著手修正,那不是反而造成天下大亂?

至於記者提到,中文系教授說,把打炮解釋成放鞭炮,真的是前所未聞。李鍌已証明該中文系教授孤陋寡聞,以後這教授最好少開金口。

「杜正勝又被媒體追著跑」,只見記者的橫行霸道;「只見他躲躲閃閃,就是說不出口」,更是捏造的新聞。在記者事後一連串自言自語的「報導」中,清清楚楚的點明,這整個事件與杜正勝無關,自始就不該找杜正勝的麻煩。換而言之,杜正勝不必跑(他已叫他們去編輯小組去,而他們也找到李鍌)。而應該「躲躲閃閃」,「說不出口」的,正是不要臉的聯中媒体,他們實在太不專業了。

2007-11-28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