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社長安迪先生鈞鑒:
您好,拜讀貴刊1160期(2009/5/26~6/3)第6頁,貴刊記者郭賢如先生對本人的報導不實部份澄清如下,並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一、518本人在民視「頭家來開講(週一到週五每天晚上8:30-10:00)」節目中對517~518遊行給予肯定,但中場廣告時間與會論壇來賓,有洪裕宏、陳立宏、林建隆及主持人謝志偉諸君,均認為遊行人數雖多達80萬人,但訴求不夠明確也未獲執政黨的實質回應,既然蔡英文有被關坐牢的決心,就應至少爭取到『廢除集遊法』繼續靜坐到520,本人被說服(可調閱當日節目帶證明),於是相約在凱道舞台最前方見,並非貴刊所言『黃越綏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秀場』,且517~518白天本人均陪歐美觀察員在遊行外圍觀察,同時婉拒南下上台演講的邀約,近30年來本人政治立場始終如一,從黨外至今替民進黨義務演講,觀眾從上萬到幾百人,舞台從大都會到窮鄉僻壤至少超過千場不必做秀。
二、518晚上抵達凱道現場,的確有群眾騷動不願離去,本人既非如貴刊所言『勇率群眾,企圖突破民進黨糾察隊的封鎖,攀上活動舞台,接力再戰』,乃因個性耿直信守承諾,因此必須突破重圍到台前與謝志偉碰面,所以在混亂中當我向民進黨糾察隊員表明來意後,就有人放我「通行」,我因不認識民進黨社運部主任楊長鎮,看他人高馬大又穿工作人員制服,於是就跟他建議說:「你們要趕快想辦法處理,不然會出亂子」,豈曉得,他轉身竟高舉「食指」面對本人怒吼叫囂:「妳沒看到我們正在處理嗎?而且我就是要來處理妳!」後揚長而去,幸有郭文彬在旁打圓場且與謝志偉已踫上面的前題下作罷,絕非貴刊報導『糾察隊員深諳「擒賊先擒王」的道理,鬆開手讓我等人「闖入」』,況且民進黨憑什麼把我們當賊看?
三、貴刊文中指出『我因與群眾隔絕,不知所措,最後並未攻下舞台』更是荒謬。
(1)518下午本人陪同觀察員到凱道現場致意,曾被邀請上台演講但本人婉拒,並在台上前排靜坐,我左邊坐的是謝長廷,右邊坐的是蘇貞昌。
(2)518晚上近11點,當我抵達舞台時,民進黨已熄燈拆掉麥克風並開始拆舞台,因此縱攻下舞台也無用,所言離事實落差太大。
四、當夜現場只有楊長鎮挾其身高人壯之優勢,用『食指』針對我的臉,怒目嗆聲外,本人並未與他或任何糾察員發生任何爭執,但因對其惡劣態度印象深刻,才問郭文彬此人是誰?事後我雖怒氣未消,但並無如貴刊所言『打電話給民進黨高層抗議』,我只是打電話給郭文彬(假如他也算高層)請他轉告楊長鎮,他既然518在凱道公然嗆聲說:「我就是要來處理妳」,那麼我就恭敬不如從命,親自送上門到黨中央看他要如何處理,結果我到黨中央,幾乎員工都在唯獨他缺席了,理由是「其外甥生病住院,他去探病」,於是我除表示遺憾外,用幽默解嘲的方式在他辦公室門口比「中指」,由我同行的秘書拍照以回應他的「食指」,並非貴刊所言『我對民進黨比中指』而且也非『自拍』,當場還有其同仁問我:「是否要舖上網路?」我回之「待機行事吧!」就此離開黨中央且未對外做任何發言。
五、蔡英文主席事後曾來電關心此事,我在電話中大致只告之年青有為是好事,但持傲而驕則非黨中央之福,有過則改無過嘉勉。
六、本人此次行動除上述動機單純及自主性外更與辜寬敏、蔡丁貴等人無任何關聯或結盟,且事後更不曾聯繫,在此一併澄清。
貴刊因市場競爭必須讓內容更有可看性,當然是正面的策略,但若放任記者報導不實,也不向當事人求證,完全在臆測的情況下,恐易因失真或不公而陷入毀謗與中傷之嫌,則乃讀者之不幸也,盼貴刊加油。
澄清人
黃 越 綏 敬上
2009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