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評蔡英文給黨員的公開信

“三度延押後的司法改革之路”

◎ 李丁園

兩星期前,針對阿扁總統第三次延押的判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2009.07.17寫了“三度延押後的司法改革之路”公開信給民進黨黨員。此信是她繼上次所發表“新本土論述” 及 “簽署聲援阿扁” 聲明後,透過媒體向民進黨黨員,也同時向台灣所有人民,傳達她及民進黨中央當前的時政觀點及動向。民進黨黨主席的這個大動作一定是有因,也有所圖。因此,關心台灣前途﹐愛護台灣的人不能等閒視之。我們仔細閱讀後,也覺得此信與我們不久前所發表” 蔡英文民進黨的盲點“(註一)一文中有關連,值得進一步提出下列看法供大家參考或討論。

A﹐蔡英文傳達的主要信息與民進黨的行動

(1)她及民進黨中央已經為 “停止繼續羈壓阿扁” 一事盡了力

奈何司法體系的傲慢﹐封閉與偏見加上有威權心態的法官造成阿扁仍然被延押。非她不為也,而是她不能也。此用意是向挺扁的黨員及一般民眾作交代。

她說“我們看到了司法體系的傲慢和封閉,也感受到處處可見的偏見。事實上,只有威權心態的法官,才會把司法人權的主張、當事人的法理攻防以及社會的批評,視為是干預司法。….當法官站在這樣的立場時,他已經把自己放在檢察官的同一陣線,來與當事人對抗,他不會是公正的裁判者。”

(2)聲援阿扁並非無條件的背書

此點在“簽署聲援阿扁” 聲明中已特別註解,現又提及,用意應是在安撫不挺扁的黨員(主要是那些蛋頭“學者”)及一般民眾。也可看出她把” 挺扁“局限在馬桶中國黨所定的” 陷阱“內。

(3)司法已是政治的工具、政治打手

她進一步說﹕ “政黨再次輪替後,司法又開始倒退,形成「辦綠不辦藍」的亂象….從扁案中的確可以看到司法工具化的危機。” 又說“「司法淪為政治打手」,這應該是威權統治年代的歷史名詞。”

其實豈止歷史名詞,這表示威權統治、獨裁幽靈的再現。

(4) 扁案仍牽絆民進黨

“今天,許多人因為陳前總統沒有被釋放,心情低抑。從政治的角度而言,有人視陳前總統為政治人質,更有以扁案牽絆民進黨,甚至是污名化本土價值這樣的潛在動機。如果我們爭牒不休,走入執政者設下的陷阱,將會為他們創造扁案的超額的政治利潤。”

“我們可以預見,執政者會繼續利用扁案,把民進黨綑綁在這個案子上,操弄社會對扁案的複雜觀感,來掩蓋他們的執政無能,來轉移社會對於經濟衰退、主權流失的注意力。“

(5) 推動司法改革

她說﹕“修改刑事訴訟法,限縮羈押的要件和期間,以推動司法制度的改革。….推動法官法盡速完成立法,確立法官評鑑制度,建立不適任法官的退場機制,….….”。

B﹐讀者意會的另外信息

(1)表現出無奈與無力感

“對於這樣的司法(指傲慢和封閉、偏見、威權心態) ,除了法律的抗爭之外,難道我們只能沉浸在憤怒的情緒,難道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無奈的現實嗎?”

黨主席的她以無奈又無力的口氣問黨員此無奈的問題,真是讓人無奈與無力。“

(2)蔡英文民進黨將放棄挺扁行動

她全信中,最玄的可能是﹕”作為一位首次政黨輪替的民選總統,遭受長時間的羈押,以及漫長的司法訴訟,他必須表現出無比的承擔,以堅韌的人格,才能面對重重的考驗。“

蔡英文的“司法改革之路”會說到此,是否暗示她無法達成﹖﹗言下之意好像她及民進黨放棄挺扁行動,要阿扁自求多福與保重。此與范蘭欽中國人﹕“把扁關到死”的願望相輝映﹗

(3) “鍥而不捨”聲援阿扁是廢話

我們一直懷疑蔡英文所說要聲援阿扁。她終於自己沉不注氣先表白﹕ “﹐﹐﹐聲援陳前總統並非無條件的背書,….” 。她也學了她所說中國黨把扁案操弄“複雜化” 。

她認為阿扁被繼續延押是“司法體系的傲慢和封閉”,也了解“司法淪為政治打手” 。依此,就聲援“停止繼續羈壓阿扁”一事而言,如果是有條件的背書,她聲援的條件到底是甚麼﹖至於所說﹕“鍥而不捨聲援陳前總統的司法人權” ,根本是廢話﹗“鍥而不捨” 好聽,但,是給魔神聽的﹗

(4) 小英主席走不出馬英九的陷阱

她說﹕ “今天,許多人因為陳前總統沒有被釋放,心情低抑。從政治的角度而言,有人視陳前總統為政治人質,更有以扁案牽絆民進黨,甚至是污名化本土價值這樣的潛在動機。如果我們爭牒不休,走入執政者設下的陷阱,將會為他們創造扁案的超額的政治利潤。”

“我們可以預見,執政者會繼續利用扁案,把民進黨綑綁在這個案子上,操弄社會對扁案的複雜觀感,來掩蓋他們的執政無能,來轉移社會對於經濟衰退、主權流失的注意力。”

[台灣E新聞]說得真對﹕“而小英主席卻走不出馬英九的陷阱!” (註二)

(5) 無政治鬥爭的意圖和行動

她說﹕ “….扁案已經不再是論法理是非就可以解決的,停止羈押陳前總統的期待,即使具備法律上堅強的理由,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落空。“又說﹕”…..鍥而不捨聲援陳前總統的司法人權,才能抗衡傾斜的司法,我們支持陳前總統採取必要的法律手段,…..”

我們很高興蔡英文終於體會、說出扁案已經不再是司法“法理是非”問題。又說司法是政治的工具、打手。準此,蔡英文應該相當了解扁案已是政治迫害案。可是,她只支持阿扁“必要的法律手段” ,而無政治鬥爭的意圖和行動來解決扁案。

C﹐ 台灣司法改革可行嗎﹖

蔡英文說﹕“如果我們能夠從扁案的反思,匯聚出司法改革的共識,這當然也是另外一種價值。” 她是天真或是作夢﹖馬桶中國黨會跟民進黨”匯聚出司法改革的共識“﹖

她指出“司法的傲慢和封閉、偏見、威權心態,除了法律的抗爭之外,難道我們只能沉浸在憤怒的情緒,難道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無奈的現實嗎?” 也說 “「司法淪為政治打手」。既然如此,在馬桶中國黨蓄意繼續走向獨裁復辟下,民進黨如何能進行司法改革﹖

答案是很清楚的。阿扁執政八年,其法務部長陳定南就一再感嘆無法改革底下的檢調單位,遑言司法院法官系統。現在,馬桶中國黨緊扣政、法、軍等在手掌中,如果民進黨繼續目前的議會司法抗爭方法,根本的司法改革是遙遙不可及的。

D﹐蔡英文民進黨的盲點

我們曾列舉出蔡英文民進黨(註一) 。由這次她的公開信,我們再發現到其他的盲點﹕

(一)弄錯指責的對象. (二)精於政治選舉的算計. (三)沒有把中國黨當做主要敵人,仍以做為忠實的反對黨為志,敵我認知不清. (四) 看不出基層已走出無奈發出不滿的警訊。

弄錯指責的對象

她把阿扁三度延押歸咎於司法系統的人為及制度的問題﹐嚴厲的指責司法者的不是。雖然表面上是如此,但我們不得不要指出她弄錯指責的對象。司法制度不應是阿扁三度延押的依據,台巴子馬奴蔡守訓也沒有那麼大的馬膽狗膽去決定三度延押。她應知道問題的徵結是馬桶及中國黨,她應把瞄頭對準馬桶及中國黨。

精於政治選舉的算計

她聲援阿扁並非無條件的背書,要鍥而不捨的爭取對阿扁有意見的人,是精於政治選舉的算計。問題是,人算不如天算。沒有宏觀的思維,再精的微觀運算都是徒然的。何況那些對阿扁有意見的赤藍﹐中國人,妳就是三跪九拜也是完全沒用的。

因為精於政治選舉的算計,蔡英文民進黨貴族怕阿扁出黑牢後,對“自己” 不利,所以也對阿扁有意見。為了權位, “有人視陳前總統為政治人質,更有以扁案牽絆民進黨,甚至是污名化本土價值這樣的潛在動機….…” (不但中國黨視阿扁為政治人質,民進黨各派系貴族亦然) ,各派系推出代理人爭牒不休。不像中國黨傾全黨之力悍衛馬桶,義無反顧。難怪民進黨”會走入馬桶中國黨設下的陷阱,為牠們創造扁案的超額的政治利潤。”

沒有把中國黨當做敵人

扁案不是司法問題,但蔡英文民進黨卻要以不可為的立法去改革司法。明言之,民進黨以做為忠實的反對黨為職志。問題是﹕在馬桶的絕對控制體制﹐中國黨黨國合一﹐馬桶獨裁下,民進黨連做為一個反對黨的資格都成問題,誰管你忠實不忠實﹗中國黨把民進黨當做敵人,不但凌辱阿扁﹐台灣人,而且用扁案來拖死民進黨。可是,民進黨沒有以敵人看待中國黨﹐以致無法正確認及看待扁案,敵友不清,“有人”不但大罵阿扁“比中國黨更可惡” ,而且甚至把阿扁視為敵人。

看不出基層已走出無奈發出不滿的警訊

中國黨媒體中時一再刊出馬桶的指導教授COHEN的挺扁文章,也提出司改。這是不利馬桶及中國黨,打自己中國黨陣營的嘴巴。中時牠們才沒有那麼愚蠢做此事的﹗牠們一方面營造自己是“正義” 報紙的假象,但另一方面則嗅出國際尤其美國已不滿馬桶中國黨追殺阿扁過頭了,也嗅出台灣基層已漸漸由無奈轉到不滿。此用意自然是向馬桶提出警訊,以防大暴風雨來時有所因應措施。比起來,蔡英文民進黨卻好似一直是重感冒,嗅不出此信息。蔡英文民進黨一直以為經濟蕭條導至民怨,也為此發動幾次大示威。只是沒動到一根馬毛,反而加速馬桶傾中的行動,馬桶說傾中是救經濟的良方。

E﹐結論

蔡英文的這封公開信是針對扁案而寫,也很用心的提出她及民進黨的行動方向。可是她的微觀思維是敵不過馬桶中國黨的宏觀思維的。她意識到馬桶中國黨會繼續利用扁案,把民進黨綑綁在這個案子上。同時,她也意識到走入馬桶中國黨設下的扁案陷阱,將會為牠們創造超額的政治利潤。

顯然,馬桶中國黨是以宏觀的角度操作扁案。然而,蔡英文民進黨卻以微觀的思考把扁案視為單純的司法案。她說﹕“….聲援….司法人權,才能抗衡傾斜的司法,….”

正是她的微觀思維,她直覺的嗅出“傲慢和封閉”的馬桶司法。但台巴子馬奴蔡守訓在阿扁主政處理馬桶案時不但不傲慢,對馬桶還卑恭之至呢﹗他不但不封閉,他還會引用宋代公使錢為馬桶開罪呢﹗現在馬桶大權在握,降為馬奴的蔡守訓有甚麼好傲慢﹖蔡奴是聽馬桶的命令行事的﹗君不見媒體”瘋狗名嘴變成哈巴狗”,馬桶使之也。台巴子蔡奴的“傲慢和封閉” 是馬桶中國黨之命也。

現在,扁案一審結辯時,特偵組檢察官一方面淚灑法庭,另一方面又引篡奪皇位及強暴婦女無道德的宋太宗的“宋經” 來教訓阿扁(馬奴蔡的公使錢也是“宋經” ,但蔡用公使錢護馬桶) 。馬桶中國黨的司法為政治服務的劇本一氣合成。(註三)

顯然,蔡英文所提出“修改刑事訴訟法,限縮羈押的要件和期間,以推動司法制度的改革。”是微風是淡雲。大權在握,高高在上的馬桶及黨國重現的中國黨鐵不會讓她的民進黨推動司法改革的。

台灣和民進黨已在危機重重中。然而,有危機就有轉機。台灣要司法改革,民進黨尤其黨主席蔡英文要先看清盲茫點、自我改造。用宏觀的思維看待阿扁及扁案的重要意義,認清獨裁者是不會自動放下權力的﹗視中國黨為敵人,認清政治迫害必須用各種政治鬥爭,才能激發及儲蓄本土陣營的能量。如此即使觀望的所謂中間民眾未靠過來,也足以迫使馬桶及中國黨一步步退,進行“制度改革” 以延命。如此才能化危機為轉機,最後擊垮馬桶中國黨,再創台灣人的青天。

 

(註一) http://www.taiwanenews.com/doc/20090713101.php

(註二) http://www.taiwanenews.com/doc/20090717102.php

(註三) http://www.taiwanenews.com/doc/liaw20090728.php

200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