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台灣縣市鄉鎮三合一選舉的結果已揭曉, 縣市長部分民進黨候選人坐三望一總算成功。全黨黨中央上下歡欣萬分, 黨主席蔡英文及其支持者也迫不及待的以中央社的標題為“縣市長選戰開紅盤 小英路線確立!” 的一篇報導廣為宣傳。我們祝賀蔡英文民進黨得到所定的目標, 但也有話要說。
第一、民進黨提名14席只選上4縣, 這算是勝利?!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會把當選率沒過半視為勝利, 沾沾自喜的, 更不用說這次民進黨的29%不到的當選率。再說,這4縣中有雲林、嘉義、屏東等三縣為現在的執政縣, 而另外一席是綠大於藍的原來執政多年的宜蘭。如果民進黨只把宜蘭當做跟馬桶中國黨的決戰指標, 那幹嘛提名14席﹖如果民進黨是隨中國黨媒體的宣稱目標而起舞, 那民進黨豈不是中國黨的尾巴黨﹖
第二、什麼叫著小英路線?
根據中央社的文章裡找出﹕蔡英文所領導的「團結、理性」路線,從政策、群眾運動到選舉已在民進黨內生根,這次在縣市長選舉中成功驗收,民進黨可望產生質變。在這個「團結、理性」路線下,(A)蔡英文透過堅持援扁司法人權立場,化解黨內切割與挺扁兩派讓黨瀕臨分裂危機與紛爭。(B)透過公職人員的提名徵召、大型群眾運動累積社會對民進黨的信任,推動信任重建工程。(C)在輔選時,蔡英文揚棄過去黨主席慣用的大進場、大排場,單槍匹馬上台演講,她樂當配角,凸顯候選人的特質,這就是她自創的「麥克風理論」。她說,當政治人物透過麥克風演講,麥克風音量愈大人民不會注意聽,音量愈小人民反而會注意。陳水扁這類魅力型的強人領袖時代已經結束了。(D) 拋棄過去民進黨較為草莽的風格,蔡英文的領導風格,連過去民進黨助選場合鮮少出現的年輕人、婦女都出來了。(E)民進黨這次的競選廣告也走溫和、理性風格,顯示「小英」路線無所不在。
說實在的, 我們無從了解與體會上述所謂“「小英」路線” 有何特殊。民進黨從來就是靠「團結、理性」贏得民眾支持,但這不是民進黨或其歷任黨主席的“路線”,這是任何黨派要在選舉中取得勝利的“必要” 條件。沒錯,民進黨過去有草莽的風格,但草莽的風格只不過是表現於向獨裁的中國黨挑戰其法西斯式統治而已,草莽風格並不等於沒有「團結、理性」的。至於吸引年輕人、婦女是「團結、理性」號召﹖我們認為不必然,吸引年輕人、婦女主要是靠候選人的魅力及理念,阿扁時就吸引無數的年輕人、婦女助選及投票。
第三、蔡英文民進黨在本次選舉是輸而不是贏
從選委會的數字分析,民進黨至少應該可在澎湖、台東、嘉義市等縣市甚至桃園贏得席次。但是民進黨一方面中了中國黨的算計,另一方面在黨中央逆潮流的私心抄盤下,以致未能安排重量級人員及本土名嘴前往助陣或臨陣換空降部隊,前往幫助這幾個縣市的黨候選人炒熱選情。結果,不但沒有贏多少面子,反而讓中國黨少輸了幾席,即民進黨反而輸了裡子。
第四、民進黨得票率約在45.3%令人欣慰?
蔡 英文說:「在這次選舉當中,….得票率方面,比起4年前縣市長選舉38.2%的得票率,以 及去年總統大選的39.5%的得票率比起來,百分比方面有明顯成長,約略估計,我們今年的得票率約在45%到46%之間,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成長。」
她沒提到中國黨的得票率是48%,仍然高於民進黨的得票率。在台灣目前處在經濟大衰退、失業率最高、犯罪詐騙橫行、搶劫殺人偏地、及人民生活最悲慘的時際,民進黨不過半,還低於中國黨的得票率的情形下,蔡 英文竟然視為“令人欣慰” ﹗我們不得不為台灣人民感嘆,為台灣前景憂心悲戚。
第五、只有勇敢面對政治迫害的扁案,才能真正揮別扁案陰霾
幾乎各媒體皆說,蔡英文已就此揮別扁案陰霾。蔡英文也說,以前站台輔選,民眾都會比倒扁手勢、現在都豎起大拇指。現在都豎起大拇指。然而,我們要問﹕蔡英文以前站台輔選是什麼時候﹖那是八八大水災前,李慶安美國公民被抓包後的台北中國城重鎮大安區的立委補選,比倒扁手勢的民眾是馬桶中國人﹗那次綠營選票還少了一萬餘票﹗而現在掃街助選的是堅強的本土綠營地盤﹗別弄錯時、空、地、人﹗
只要蔡英文一天對扁案打糊仗,不勇敢的就政治迫害的扁案向馬桶進行挑戰,她就別想要揮別扁案陰霾。不但馬桶中國黨還要運作扁案,堅強的台灣本土派人士也不會讓她揮別扁案陰霾,除非她不再領航﹗我們重申民進黨要高舉兩大旗幟﹕
挺扁=挺能力=挺作為=反政治迫害=挺台灣=反中國。
挺馬桶=挺無能=挺無品=挺無德=挺弊端=挺貪污=挺賣台=挺中國
第六、只有台灣獨立主權路線,沒有小英路線
我們認為前面所引述中央社的報導的小英路線並不是甚麼路線。不過,蔡英文在今年春所發表的“新本土論述” 中,倒是提出“要統要獨皆可” 的蔡英文路線。她這個路線已被我們及其他許多政論家加以批判(註),及被本土派徹底摒棄。
台灣只有台灣獨立主權路線,沒有小英路線。
(註) http://www.taiwanenews.com/doc/20090415103.php
2009-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