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加快腳步推動跨太平洋夥伴經濟協議(TPP),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指出,美國積極把台灣納入TPP,確有美中權力競逐意味,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略一環。目前,中國對TPP採取抵制與杯葛的態度,不想參加由美國主導的區域經濟體系,美國則以TPP制衡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也是兩強較勁。
民進黨今天召開記者會,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及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共同說明,台灣參與TPP及RCEP、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等。
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也表示,美國從去年中開始認為,台灣對中國經貿過度依賴,這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利益,馬英九積極推動TPP,背後有華府的影子。
吳釗燮指出,參與TPP對台灣來說是一種經濟刺激,很多國家看台灣的投資條件已經慢慢落後,甚至被認為落後於越南、菲律賓,TPP雖不是唯一的,卻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指出,民進黨對全球經濟整合有兩看法。首先,TPP與經濟整合牽涉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問題,也是台灣在如何發展兩岸關係時,取得與其他國家的正常發展。
劉世忠認為,TPP是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中國因素較少的,政府應該放更多資源放在TPP,而不是把TPP與RCEP掛勾,這樣反而複雜化,應該分開爭取。不過,他也強調,民進黨也是支持並爭取加入RCEP。
民進黨研判,未來中國加入TPP的可能性不高,這不單單是中國制衡美國而己,也是權力競逐關係,還有中國加入高品質、高標準的區域經濟組織,本身也要面臨很大公營企業改革及法律制度革,這會給中國很大壓力,中國不太可能加入TPP。
擁有奧地利財經博士學生的財洪財隆指出,民進黨認為當今政府面對自由貿易協定該遵循並持續努力有以下五個方向。
一、 民進黨要求政府應當進行產業政策的全面性評估。
二、 政府應該進行內部法制和結構改革。
三、 應當擬定談判策略、談判人才的養成以及建立各國財經資料庫。
四、 透過社會安全體制扶持經貿自由化下的弱勢者,加大台灣面對經貿自由化所造成外部衝擊的緩衝空間。
五、 做好社會溝通與“國會”監督。
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