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林義雄:綠執政八年 澆民主冷水

蘋果日報 吳家翔

近來傳出催生新政團的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在明天將出版的新書中,談及當年參加承續民主運動的本土政黨民進黨,在二○○○年推倒統治台灣長達半世紀的專制政權,不料執政八年,對戰後一直提升的民主進步熱潮,「澆了一盆大冷水」,民進黨執政只讓台灣人民體認了一項民主常識「每個政黨都差不多」。

「民主政黨必現」

已退出民進黨的林義雄說,要是人民沒有監督政府與政治人物的能力,要政黨去為人民爭取民主、追求進步,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幻夢。他感嘆,雖然失敗,他仍相信,理念和活動都能關照全民福祉,並能與他黨友善互動的民主政黨,必將在台灣出現。林說,政黨只要有心,要那麼做,其實不難,今天政黨會反其道而行,只因沒有足夠強大的人民力量要求它。

民進黨發言人張惇涵說,感謝林義雄長期對民進黨的關心,民進黨執政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不好要檢討,期盼在好的基礎上,爭取人民信任及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未與女兒談血案

鮮少談林宅血案的林義雄,在新書《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中,透過寫給女兒、也是當年血案倖存的林奐均信件,談到林宅血案與二二八。三十年來從未與女兒談林宅血案的林義雄說,當初女兒僥倖撿回一命後,他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安排她遠離傷心地,希望她能在異鄉重生,“奐均,原諒爸爸!在您最悲慘痛苦的時候,無用的我,所能做的是多麼少。”

林義雄說,只要有專制政權存在,二二八事件與林宅血案就會發生,如不設法根除專制政權,都無濟於事,而要清除專制,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確確實實地實踐民主,最後他希望女兒與後代,能像他一樣覺醒而堅信民主、維護民主。

2014-02-24

=======================================================

林義雄組黨 可搞出什麼名堂?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將籌組新政團,準備投入2016總統及立委選舉。前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峯正、中研院學者黃國昌等人規劃籌組新政團投入二○一六立委選舉,並商請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幕後催生、參與。目前打算在今年先成立社團法人的公民團體,下一步則是成立新政團,林義雄是幕後協助催生新政團。

據媒體報導,游錫堃民調勝出後,身為大老的林義雄憂心游民調拉不起來,請高雄市長陳菊徵詢黨內要角運作是否有改變提名的可能性。其實,如果林義雄不滿意游,也可以自己指派菁英出來參選,有意見就積極行事,別再○○XX 又批評民進黨人選不佳。游錫堃應有雅量接受挑戰。

游錫堃經黨內初選產生,一句「民調拉不起來」就想換角,林義雄談得上有「民主素養」嗎?

=======================================================

林義雄:228滅門血案沒真相 要忘掉很荒唐

滅門血案失去至親,成為林義雄心中永遠的痛,他於即將出版的新書《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中批評,台灣政府不追究228事件的真相,卻要人民及受害人「忘掉過去、走向未來」,更是荒唐。

血案發生30幾年來,林義雄鮮少對外談論他認為的報復與寬恕,去年6月林義雄在給女兒奐均的家書中談到,不報復的人,雖然要盡力消除心中的恨意,「但不應忘記被害的事實,反而該把它當作慘痛的教訓,預防以後再度受害。」

林義雄:堅信民主能避免慘劇

滅門血案事發至今30多年,林義雄時常被問到「凶手是誰」、「為什麼還沒破案」等問題,他認為問這問題的人,不是天真的良民、就是政治白痴,因此只能沉默不語。他還告訴奐均,若是親友問這樣的問題,就讓他們看監察院報告及《當年誓言今猶在》、《綜觀三年來國民黨如何處理林宅血案》這兩篇文章,「其他的最好像我一樣沉默以對,不需要多費心神去理會。」

林義雄已知道滅門血案的真相?所以他已經原諒?

 

林義雄:兩岸互動願景 建立人民深厚友誼

新頭殼newtalk2014.02.23 林朝億/台北報導

對於兩岸議題,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中表示,中國目前對台使用的「武力威脅」和「利益誘惑」,對兩岸的良性互動不但毫無助益,反而成了互相猜忌、敵視的原因;他把解決兩岸的方案寄希望於兩岸的良善人民,並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3國和平互動為例強調,雙方互動的願景,應該以建立兩岸人民深厚友誼為最終目的。

30年前,林義雄在景美獄中,曾將自己對人生相關事物的看法,透過書信的方式告訴女兒林奐均。寫了20多封後,因為提早出獄而中止。3年多前,林義雄接續當時中斷計畫,如今終於完成了心願。圓神出版社將這些書信集結成冊,取名「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將於25日出版。

根據新頭殼取得的部分稿件顯示,林義雄在「中國和台灣」一文裡,詳細論述他對於兩岸議題如何解決的看法。他認為,兩岸漸漸地交往越來越多,本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出在於中國政府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且把雙方的交往作為併吞台灣的手段。

林義雄說,不管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或主張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兩者都可以從歷史和文化上舉出一些理由來支持。但這樣的主張和爭辯,對於兩岸和諧,都沒有太大的好處。事實上,否定了台灣是個國家,任何解決方案都不切實際。

林義雄說,目前,中國所用的方法不外乎是「武力威脅」和「利益誘惑」。前者只是傳統帝國侵凌弱小的伎倆,後者縱使台灣有少數人短期獲利,但事實證明對全體台灣人民以及長期的經濟發展來說,並不見得有利。更可議的是,這種方法蔑視台灣人民的人格,把台灣人民當成是可以「威脅利誘」的賤民,同時也暴露了中國自認為強國、富國的傲慢自大,對中國與台灣的良性互動不但毫無助益,反而成了互相猜忌、敵視的原因。

林義雄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3個國家可以無國界地親善互動為例說,中國和台灣應以此為借鏡,把雙方互動的願景或最終目的,定位於建立兩地人民的深厚友誼,那麼不但進行的過程將較少障礙,成果也必定更加豐碩。

他說,為了培養這樣的感情,就必須鼓勵雙方做對等的交流,使雙方在經濟上有各得其利的貿易和合作,在文化、學術、體育等方面也有各式的交流、觀摩、研究而各自得到啟發或進步。

林義雄說,在這樣的願景下,所有的政策和執行方法也都有了檢驗標準,也就是說,政策和執行方法能夠加強雙方人民感情的就是好的;可能使雙方人民產生猜忌、敵視的就是不好的。

林義雄表示,因了解而增強互信,因互信而努力互助,時日一久,自然互惠互利、水乳交融。達到了這種境界後,如果雙方人民認為合併成一個國家比較好,自然會毫不費力地合成一個國家。即使那時候的雙方人民認為統一或不統一根本無關緊要而不做處理,也不會是什麼壞事。簡單地說,中國和台灣今天要做的是努力培養雙方的情誼,不做這方面的努力,反而急促要把雙方拉在一起的作法來戕害雙方的良性互動,將來很可能被證明是錯誤的愚行。

林義雄說,照中國現在這種政策繼續下去,長遠來說,不管有沒有實現統一,雙方都會不斷加深猜忌和敵意,對中國和台灣人民都將造成有形或無形的傷害。所以即使無力阻止它的發展,也必須知道它是錯的,有機會就要指出它的錯誤。

林義雄也提醒,同時要盡可能避免這種不良影響,使自己不致於因它而產生對中國人的敵意和仇視,如果有機會和中國人往來,就要抱著「與人為善」的心情相待。也許只有雙方的善良人民都能做這樣的努力,才能多少減輕一些掌權者錯誤行徑所造成的傷害。

http://newtalk.tw/news/2014/02/22/44648.html

 

【comment】

 

林義雄的「統派現形記」

這篇報導中說: “林義雄表示,因了解而增強互信,因互信而努力互助,時日一久,自然互惠互利、水乳交融。達到了這種境界後,如果雙方人民認為合併成一個國家比較好,自然會毫不費力地合成一個國家。”

難道林義雄是在說: 如果能互信互助, 「兩岸統一」也是好事一件?? ---- 真是好個「統派現形記」! 看來不只是「國民黨/馬統幫」在惡搞統一, 綠營中一些提倡「兩岸互動、兩岸融合」的領袖們也在為「兩岸統一」舖路摧生?

Bill Huang, 2/24/2014, Sacramento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