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台灣人不接受和平統一,中國就血洗台灣?

台灣統派二二八座談【中評社】2014-02-28

中國人歪曲228歷史  企圖併吞台灣

今年2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67周年,台灣統派團體2月28日上午舉辦座談會,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的角度重探二二八事件;與會者都期盼還原歷史的事實,走出政治扭曲陰影,台灣社會應藉此反思歷史,展望未來,迎向民族的和解,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台灣社會的發展不斷開創新的前景。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下重探二二八事件:還原歷史事實、走出政治陰影、迎向民族和解”座談會2月28日上午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舉行,由兩岸和平發展論壇與《兩岸犇報》社共同主辦,主持人分別為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與《兩岸犇報》社社長陳福裕,約有50位民眾到場聆聽。

參與座談的學者,包括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副教授邵銘煌、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夏春祥、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理事長蔡裕榮、夏潮聯合會會長許育嘉等;二二八事件謝雪紅“二七部隊”突擊隊隊長陳明忠、馮守娥夫妻,195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路統信、吳澍培,韓裔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部教授徐勝等人也都到場聆聽。

王曉波指出,二二八事件後,台灣青年對白色祖國失望,轉而寄希望於紅色祖國,因此將二二八說成是台獨,這是對歷史的誤會與扭曲,但也說明了二二八事件裡面有國共內戰的陰影,只有走出這個陰影,才能面對兩岸的和解與未來的統一;也只有和平統一、結束兩岸對立,才能避免內戰對於兩岸人民所帶來的傷害。

邵銘煌指出,當時蔣介石最掛心的是國共內戰,直到看到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報告,才改變對二二八事件的態度;1947年3月上旬蔣介石給陳儀下達手諭,要求軍政人員必須嚴守紀律,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秩序,不可對台灣人民有報復行為;3月下旬蔣又給白崇禧下達手諭,要求軍隊不可取台灣的一草一木,這兩條重要史料都被忽略,陳儀必須為長官公署歧視台人的制度設計負最大責任,致使國民黨失去台灣民心,蔣介石也有督導不周的責任。

夏春祥指出,一般民眾對二二事件的意義模糊空洞,2004年後紀念二二八不再是“新聞事件”,而是事先規劃好的“媒介事件”;台灣社會對二二事件的認識是“結構性失憶”,在拚湊真相的過程中不能只有情緒的字眼;當前台灣社會對二二八事件有“史詩化”現象,在傾聽各方聲音之餘,也必須回歸史實、理解事件發生背後的冷戰結構,這才是對歷史最好的尊重。

蔡裕榮表示,許多台籍人士口述歷史證實,二二八事件是台灣青年轉為認同“紅色祖國”的起點;當前台灣認為二二八事件是台獨起源的氛圍,主要是不理解1950年代紅色青年遭全面肅清的歷史,又有美國與日本介入,致使台灣社會聽不到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理念,導致台灣社會對國民黨的不滿轉而支持台獨。

許育嘉認為當前社會對二二八有四種既定印象,一是官逼民反,二是外省人殺本省人,三是中國人殺台灣人,四是國家暴力侵犯人權,後三種印象都是去歷史化的說法,也不能以西方的自由與人權等理論來解釋二二八,否則只是簡化複雜的歷史結構。

陳福裕指出,二二八事件是冷戰與內戰結構下的官逼民反,也是包含台灣在內整個中國人民擺脫帝國主義宰制的一環,因此不能孤立的以台灣一島的角度來看待二二八事件,必須放到更大的架構下,以宏觀的格局來面對歷史。

陳明忠表示,當時參與其中的台灣青年都是對白色祖國失望,轉而寄希望於紅色祖國,因此參加二二八的人不是叛亂,而是懷抱愛國家與愛人民的理想;二二八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當時兩岸發展階段的落差,因此必須歸咎於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二二八事件不是台獨的起源,台獨運動是土地改革所造成的,台獨運動主要的領導人都是地主階級。

【中評社】2014-02-28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