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陳真 : 談分贓政治

作者陳真,知名精神科醫師、黨外運動人士、519 綠色行動成員,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哲學系博士生,曾任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

北農,就是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簡稱,是全台灣最大的蔬菜水果拍賣平台,官股佔了將近一半,每日拍賣蔬果量佔全台三分之一以上,一年成交金額數百億,員工五、六百人。因為是個肥缺,而且具有全台蔬果定價影響力,民進黨的新潮流系,垂涎已久,想方設法要把原有的總經理韓國瑜 ( 國民黨籍 ) 搞下台。後來,經驗老練的韓國瑜退下,竟然由一位吳姓女同學接任掌管,年薪兩百多萬。安插這位同學上任的是負責管理全台灣農業事務的農委會,理由是說她對農業有熱情,是個所謂農運份子。

如果這種理由說得通,那應該來找我擔任北農總經理或農委會主委才對,因為我是台灣農運的先驅,早在 30 年前就和戴振耀在高雄發展農運,亦即農權會。老實說,美國太空總署 ( NASA ) 也應該來找我去擔任主管,為什麼呢?因為我對太空非常狂熱,每天觀察天空及星星月亮無數次。我當醫生賺到的第一筆薪水就是買了一架當年價值將近兩萬元的台天文望遠鏡,不是要偷看對面大樓的人洗澡,而是為了看月亮看星星,監測外星人及幽浮的行蹤。這等熱情,世間少有。美國太空總署不來找我當主任,還有天理嗎?

這位吳同學依我看,就算當個基層員工,能力恐怕都大有問題,居然能擔任這樣一個重要公司的操盤手,那就好像你很喜歡去遊樂場搭太空飛船,然後你就被派去開太空梭登陸火星那樣離譜。

台灣的所謂社運人士,找不到幾個玩真的,似乎只要有利可圖,只要給予權位,有哪一個會根據自己的能力與志向以及做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而拒絕?我不是說所謂社運人士不能當官,我是說,你就算要當官,也要有一點基本能力才行啊。在台灣,做為一個社運元老,聽到社運我就很想吐;所謂社運,不折不扣就是一種當官或選舉的晉身階與名利跳板,極少例外。

我更想說的是,台灣這二十幾年來,綠營勢力迅速壯大,在所謂民主自由謊言的掩護下,一人得道,雞犬昇天,分贓政治發揮得徹底淋漓盡致,搶資源,卡位,分贓,賣官鬻爵,吃相非常難看。過去舊國民黨扯爛污比較含蓄,會害羞,四下無人處才偷吃一下;民進黨卻完全不是這樣,他不是拿湯匙吃,而是公然開一部怪手來整座金山銀山都能掏空,瘋狂搶奪,吃到見骨。

分贓政治具有一種穩定幫派的巨大力量。你看,民進黨遠遠比國民黨都還團結,但他並不是憑著某種理念而緊緊團結在一起,而是團結在私人利益之下,所謂雞犬昇天,雨露均霑,只要順從者皆能論功行賞。不服氣者請你告訴我,有多少過去稍微有一點點參與經驗的綠營支持者沒有得到各式各樣的名位與資源及各種好處?只要你夠乖,幾乎是統統有獎,而且牽親引戚,姑姑嫂嫂表哥弟媳三姨媽五叔公,大家都能分一杯羹。難道不就是這樣嗎?這一切家天下的作法,正是過去黨外所大力攻擊的,如今自己一旦掌權,卻爛得遠比過去舊國民黨時期還徹底。

在分贓政治底下,有一個社會據以發展、非常重要的基礎被消滅了,簡單說就是專業主義,用人唯才。綠營當道,當然也是用人唯才,不過卻是奴才的才,管你有沒有能力,只要顏色正確,只要夠聽話,好處就會給你;顏色不對,就想方設法剝奪你應有的或既有的權益。越是所謂讀書人,通常就越乖越聽話,越知道如何搭順風車舉順風旗。

我不是念社會科學,很多東西不敢信口開河,但就我長期對於一些國家的觀察,比方說菲律賓、越南、印度、韓國、緬甸與泰國等等,我得到一個印象,那就是政治品質的良莠,確實深深影響了一整個國家與社會的興衰與長遠發展。比方說韓國,歷經亞洲金融風暴整個國家幾乎破產之際,卻能迅速從廢墟中站起來,恐怕一大部份得歸功於金大中以及韓國人民的普遍良好素質。反之,一些原本可以有更好發展的國家,政治之腐敗貪污及民粹橫行,卻使得整個國家與社會走向另一個方向,陷入長期的紛亂、衰敗與沉淪,而台灣恰恰就是走上這樣一條路,一切惡行竟都奉民主之名。

 

=======================================

風評:「神隱少女」的驚奇之旅,北農總經理誰找的?

風傳媒 主筆室 2018-03-09

沒有最驚奇,只有更驚奇!台北果菜市場鬧出休假過了頭,導致菜價崩跌後,最奇特的身為北農總經理、首當其衝該負責的吳音寧,卻上演「神隱少女」戲碼供全國欣賞,菜價問題還沒了,倒惹出中央與北市府爭相卸責的鬥嘴鼓,若非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自日本返國舉行記者會明快道歉,這事大概一時半刻都無法了結。

身為北農總經理,吳音寧顯然對自身職份與倫理都認識不清。當全國民眾眼看著台北果菜市場春節休5天、節後休3日、元宵後再接再厲休3日,造成菜價崩跌,產地農民欲哭無淚;北農的直屬上級單位台北市政府,外加中央主管部會農委會,三天兩頭或是召開記者會、或是被記者堵訪,力求安定農民之心、解決菜價問題時,總經理吳音寧完全不見人影。

甚至在周三下午,北農通知媒體要召開記者會,兼任北農董事長的副市長陳景峻要帶著吳音寧、市場處官員,一起面對外界,向社會解釋說明─或是道歉時,外界原本以為「神隱少女」終於要露面了。

結果,吳音寧硬是不出面,讓陳景峻尷尬的面對外界。

坦白說,吳音寧選擇缺席的作法,不論從官場倫理、公司治理角度看,都只能以無能、無擔當、甚至惡劣來形容。

北農既然被定位在總經理制,吳音寧不論愛或不愛,就是要負起全責;她既無能也沒專業;真出了狀況後,又毫無擔當的神隱不願面對外界。當其在公司體制上的主管董事長、官僚階層中的上級市府,告知並要求其一起參與記者會,面對外界時,竟然能持續選擇神隱,既違官場倫理、更視公司治理如無物。

當然,最後這位神隱少女出面了;她在周三晚上與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一起巡視果菜市場,周四拍賣結束後召開記者會說明。對她的神隱多日,她說是忙著處理事情,「當時只想到怎麼作事」;但難道她不知道,作為公營企業負責人、面對引發社會如此大的事件,出來面對外界、好好說明,難道不是「做事」?

對周三未與陳景峻一起出席記者會,她說因為「批發市場有多輛貨車等著進場,且每小時都要掌控到貨量及回報,因此最後決定留在公司處理進貨」。

如果這番話只是其不願出席、不敢面對外界搪塞的托詞也罷,這大概就能顯示她的擔當、與略嫌生嫩的職場經驗。但如果確實如此,坦白說,建議農委會與北市府儘快換個總經理,因為一個總經理連自己的責任在那、事情的輕重都分不清楚,那就是個大問題了。北農總經理何時變成要負責「掌控到貨量」、要「處理進貨」問題?這位總經理手下數百名員工是要作什麼用的?

董事長三催四請要她參加記者會,她選擇缺席;但中央長官陳吉仲要去果菜市場巡視,她卻在接到農委會電話後馬上前往陪同,理由是「農委會也是北農股東,理當陪同」,這是什麼樣的邏輯?市府難道不是北農大股東?副市長兼董事長的陳景峻要求她參加記者會,她就不認為「理當陪同」囉?還是這就是吳音寧主觀的「大小眼」或「政治判斷」?

當記者會上吳音寧遲遲不現身,陳景峻被追問吳音寧是否有答應要出席時,陳景峻冷回:「這不是答不答應,而是就應該要來」。

這話其實就點出吳音寧作為總經理,卻枉顧職責、無視公司治理的問題。

陳景峻對吳音寧不出席記者會是說:閃躲總是不太好;對其作法是否陷市府於不義,則回以「我有感覺到」,說總經理不見了「我也很害怕」;吳說「全程都有向市府報告」陳景峻回嗆「哪時候跟我報告?」; 他還隔空炮打農委會說:「要拿權力就說是總經理制,要講責任就是董事長制」。先前市長柯文哲更說出:「當初是農委會希望由吳音寧接總經理」;如果要這樣講,「以後北農總經理我決定,我完全執政、完全負責」。

至於吳音寧不理陳景峻召開的記者會,卻一馬當先、主動去陪陳吉仲巡視果菜市場的作法,陳景峻與市府看在眼中,當是「點滴心頭」。雙方如此這般的「感情與共識」,未來董總之間要如何共治公司、合作無間,是讓人有疑慮了,農委會與市府是否該思考,換一個有點專業、或至少對公司治理有點概念的總經理。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