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淡江大學教授、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在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舉行「台海安全互信前瞻研討會」上表示﹐在馬桶執政下﹐北京意識到“買臺比打臺便宜” [自由時報2010-07-01] 。
林教授的“買臺比打臺便宜” 的談話引起大家的注意與熱烈討論。然而﹐我們認為他的話如果把“買臺“改成“騙臺” ﹑而說成“騙臺比打臺便宜” ﹐那就更是傳神﹑更接近事實。
在六十至八十年代期間﹐我們隨時看到當時蔣家中國黨描寫中共對台“文攻武嚇” 的 文宣。雖然﹐大家都知道中國黨的文宣謊話連篇﹐報紙要顛倒看。但是﹐這“文攻武嚇” 四字卻是童叟無欺。
那是在冷戰時代﹐台灣先後有“中美防禦條約及台灣關係法案﹑第七艦隊協防保護﹐因此共產中國除了“文攻武嚇” 外﹐還能對台灣做甚麼﹖說白一點﹐中國一點沒有武力” 打台“的想法﹐別說是實力了。
前蘇聯在八十年代末垮下﹑其共產集團解體﹐世界進入後冷戰時代。中國也拋開天安門的陰影﹐加速接受資本主義﹑在台商的扣關協助下﹐美﹑日﹑歐等國資本相繼跟進﹐使其經濟猛飛。中國的經濟及武力雖然有大大的躍進﹐也在台灣海峽的對岸架設上千的飛彈﹐但是“文攻武嚇” 四字仍然是九十年代中國對台灣的戰略。
今天﹐中國的總體經濟固然在已有重要地位﹐然而﹐所謂“買臺“並不是他們的選擇。一來他們仍然買不起台灣﹐二來中國共產黨建國一向以” 騙“起家﹐與中國黨打交道中﹐其字典裡就沒有” 買“一字。他們騙張學良﹑蔣介石﹐他們更騙中國農民為其打敗蔣介石中國黨。再說﹐台灣更不是”FOR SALE “。所以﹐“買臺“固然比”打臺“便宜﹐卻不是其最佳策略。
中國的沿海地區已經有許多“中產” 階級﹐加上其“一子政策” 已發生作用﹐昔日的“文攻武嚇” 政策已經落伍。昔日一窮二白的丐幫已轉變為今日的金光黨。金光黨手硬不起來﹐但擅長以假金為亮麗外表的軟性利誘戰術﹑表面上是買﹐其實是騙﹐騙那些無知或貪者上當。以” 騙“的本質為主﹐正是今日共產中國金光黨的特長。
所以﹐“騙臺比打臺便宜” 是中國想要併吞台灣的新戰略。問題是﹕台灣人是那麼好騙嗎﹖
201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