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大選黨內初選結果,今(27日)中午正式出爐,對比式民調,其中蔡英文對馬桶的支持度,分別為0.425比0.3504,蘇貞昌對上馬桶則為0.4115比0.3379,許信良則為0.1221比0.5145。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以1%的差距,險勝對手蘇貞昌。
綜合過去的新聞及蔡英文的支持者的報導﹐這次初選結果﹐與其說蔡英文的險勝﹐不如說蔡英文雖勝猶敗。難怪在她的勝選談話中﹐一臉苦相。由這次初選的反映分析﹐我們提出下列數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蔡英文並未確立所謂的“綠營共主” 地位。
第二﹑蔡英文的“超人氣”是空氣球澎風的幻想。
第三﹑蔡英文在三年民進黨主席任內,並未成功團結了黨內各派系﹐其調和派系的能力明顯不足。民進黨表面上各派的團結是恐怖平衡所造成的假象。
第四﹑蔡英文的基層弱點完全顯露無遺。
第五﹑蔡英文的辯論仍然只是上層知識份子學者論述。她在唸稿﹐而不是說話給一般大眾聽。
第六﹑中間、淺藍選票的迷思﹐溫和理性的破滅。投給許信良的12.21%終究會是投給馬桶。未表態者﹐有的是仍在觀望﹐更有不少人在等待錢包。
第七﹑”世代交替“策略是失敗的險招。蔡英文於1956年出生﹐年過五十五﹐已不年輕。
第八﹑扣除許信良的票後﹐蔡英文的民調支持率很可能少於馬桶。
第九﹑民進黨政客包括走短線的“中新世代”,算計者多,政治鬥爭﹐招數盡出,火併惡鬥﹐冷眼旁觀,令人心驚膽跳。
蔡英文不是”順利“脫穎而出。首要面對的問題,不只是如何彌平黨內初選的裂縫,尤其是謝長廷與蘇貞昌人馬的嫌隙﹐更重要是她的競選經驗薄弱的補強。例如﹐說台灣話能力不只是溝通﹐更是展現親民文化﹑拉近感情﹑吸引選票的利器。蔡英文是客家人﹐不會說客家話雖不是她的錯﹐但卻是她的弱點。客家人不會因為她是客家人而必然自動的投票給她。相反的﹐不少客家人會因為馬桶會說幾句客家話而投票給他。她必須在這極短時間內加強。
現在﹐即使此次民進黨民調確實顯示蔡英文贏馬桶約7.5%﹐但蔡英文及民進黨以及台派民眾沒有樂觀的本錢。2004年大選前﹐中國黨連戰的民調支持率大幅領先阿扁﹔但選舉日阿扁仍然當選連任。當年﹐阿扁所靠的是“台灣意識” 及所有台派民眾一致團結的全力支持(註一)。蔡英文現在是要靠失效的理性溫和﹖或是靠對一般民眾而言是空洞的“國際視野” ﹖
總之﹐蔡英文面對馬桶﹐困難重重﹐令人憂心。蔡英文現在面對的不是初選時視她為手足的蘇貞昌﹐而是手不留情的馬桶及其無惡不做的中國黨集團﹐加上台灣敵對的中國(共產黨) 。所以﹐ 民進黨的主席可能不再是光環﹐而將被轉化為包袱。中國媒體也不再是歌頌她的化妝師﹐反而將是重擊她的屠夫。
所以﹐蔡英文及民進黨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2011-04-27
(註一) 比較起來﹐這次蔡英文粉絲在民調前囂張的表現﹐至少激怒而令不少海外台派人士決定不回台參選。
李丁園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