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美國對中國有最超強的武器: 貿易赤字及財政赤字

◎ 李丁園

即使中國已經躍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逼美國;即使在軍事上其海空行動在太平洋尖閣群島附近一再挑釁日本,在南海上若干小岩礁大築軍事工程,企圖將南海變成為其內海,挑戰美國,欲與美國爭霸。但是我們仍然一直看衰中國(註一),與民報專欄作家曾淼泓博士觀點不謀而合(註二)。我們長期住在美國,瞭解美國,並且在過去近五十餘年也長期觀察中國。我們對美國一直有堅強的信心,美國是世界最強的經濟體和軍事力量,俱有下列重要的軟硬兩實力:

第一,美國有世界最強大的農業
第二,美國有最重要又富足的天然資源三寶
第三、美國軍人及武器都有無數的實戰經驗
第四、美國有世界上最強的財經二寶:美元及華爾街
第五、美國對中國有最超強的武器:貿易赤字及財政赤字
第六、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龐大
第七、美國是個法治國家,沒有放任貪腐及選擇性打貪腐的權力鬥爭
第八、美國民間有龐大的退休基金
第九、美國有成串雄厚及國際知名的科學基礎研究學府及機構
第十、美國是移民多元文化的民主自由國家

目前美國與中國正在掀起的貿易戰,我們在此先討論有關的美國對中國有最超強的武器:貿易赤字及財政赤字。

一般說來,一個公司入不敷出、舉債度日是很不穩定、難過日子的,有一天無法週轉時,就會面臨破產倒閉的。上推至一個國家,如果外銷貨物老是少於該國幣值必會越來越貶而無法向外買東西了。另一方面,一國政府機關,預算老是發生稅收不夠開支,要撐下去,就得借外債或內債,這種財政赤字若持續下去,很可能會碰到週轉不靈,國家被宣告破產。國內通貨膨漲和經濟退縮惡循環旋渦中,國民會生活在不穩狀態。所以,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儘量避免貿易赤字及財政赤字雙赤字,或僅允許一種赤字。

但是美國因為有上面第四項提及的美元和華爾街財經二寶,加上美國自己資源雄厚,有本錢不靠外國。所以美國不擔心貿易赤字(trade deficit) 及財政赤字 (fiscal deficit);相反的,針對中國而言,貿易及財政兩赤字卻是中國最怕的兩個致命武器。

美國對中國最近十年年平均有三千億的貿易赤字,去年2017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為三千七百五十億(375 billion)美元。這些累積的貿易赤字是以美元交易。因此,中國有了這些巨額的美元外匯存額(2018年元月共有3.16 trillion 美元),如果放在其床上枕頭沒用,那豈不是大土包子,挖空心思,最好最保險的方式還是投資購買美國的公債,至今年2018元月底,中國持有美國各種債券總額達3.1 trillions 美元(一般估計此數目佔其外𣾀存額的三分之二。故前面所列的3.18 trillion外匯存額數字可能偏低,又前項註十三所列表中有關中國外匯儲存美元部份的數字也偏低,此數字很可能不包括中國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是美國的最大債主。

問題是此種好聽的"債主",並不是很管用,對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並沒有因此產出"聽中國"作用。台灣民間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說法 : 當你向銀行申請(小額)貸款,你得叫銀行阿爸阿母,但是當你得到銀行巨額貸款後銀行怕你倒債,反而主客易位,銀行要叫你阿爸阿媽,你週轉有困難時,會主動融資!此情形正是說明中國買美國公債的困境。雖然美國政府不會也不可能倒閉,但是中國持有美國公債數字實在太大,是非常燙手的。當然,中國是可以在華爾街債券市場拋售美國公債,但拋售量多或時機不對,低價虧本出售機會蠻大的。華爾街背後的一些金主正何候此時刻進場,收購便宜的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

此外,中國賣掉美國公債另有兩種很大的從座反彈力。一是美國購買中國貨品會減少,增加中國的失業率,造成中國內政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二是,美國中央銀行可以如同2008年次房貸危機時的量化寬鬆Q1, Q2.. 大印美鈔還給中國。但是,如前述,美元是世界性通行的貨幣,其效應立即轉嫁到中國,美金貶值由全世界各國分攤,中國也算在內,損失可大了。還有,因為美金貶值,中國人民幣受到壓力,可能不得不升值,如此,外銷貨品漲價,對其出口貿易不利。所以,中國不但只能儘量按兵不動,實際上還繼續加碼購美國債券,保留好聽的"美國最大的債主"。

另一方面,由於貿易赤字太大,美國總統川普果然以貿易赤字當武器,發動美中貿易戰,要中國縮小貿易逆差。美國政府用301條款提高中國進口貨品關稅,為了反制中共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及強制美企技術轉移等不公平貿易行為,川普政府4月3日公告擬對中國商品加徵至少25%關稅的商品清單,進口金額達500億美元,隔天4月4日中共當局稱將對同等價值的美國商品,包括大豆及波音飛機等,加徵同樣的關稅。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統計,美國大豆出口大約62%銷往中國,去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大豆金額達140億美元,與飛機(143億美元)及汽車(100億美元)的出口到中國的金額不相上下。

4月5日,川普表示已請貿易代表考慮是否再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剛開始,中國官員包括駐美大使崔天凱和媒體包括中共黨媒《人民日報》開大口強硬的說:不惜一切代價,奉陪到底!但是川普任命鷹派知名老將波頓 (John Bolton)為首席國家安全顧問,與不久前任命也是鷹派的新國務卿前CIA局長龐培歐(Mike Pompeo),加上鷹派的 新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和原來的鷹派國防部長James Mattis,四鷹到位,瞄向中國。中國不得不見風轉舵,不但不敢"奉陪倒底",首先是,一個星期後,中共正在低調的尋求避免貿易戰的方法。《華爾街日報》3月26號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和美國已經悄悄地開始談判,以改善美國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談判由中共國家副總理劉鶴,和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 Mnuchin)主導,談判增加對美採購等以減少美國對中的貿易逆差,緩和貿易戰。

但貿易戰已開打,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祭重稅,中國為了面子也採取報復措施,對自美進口農產品、飛機及汽車加徵關稅反擊美國,徵稅額度達500億美元。不過,川普考慮加碼到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沒有反應,因為美國已經沒有外銷到中國商品可加徵關稅了。

值得注意的是,對美國農產品徵稅中,本來沒包括大豆。大豆是中國進口農產品中最大宗物資,如前述,自美進口全美將達一億,主要用它們飼養4億頭豬。但是4月4日中國決定把大豆也加上。中國官員自認為大豆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媒體也紛紛稱打到了美國的七寸,打擊了共和黨的票倉(農戶)等,會影響川普的選票。

諷刺的是,隨後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率創下新高。更諷刺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論壇上發表了演講,表示要「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加大開放市場:大幅放寬汽車、金融等行業的准入限制,並且主動擴大進口,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更有趣的是,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竟然在習近平講話後的一個小時,發表了社論,激烈否認對美國認輸妥協,甚至反而指責美國。這都被外界認為是一種咬牙認輸﹑找補面子。(外媒指《人民日報》總編庹震是前江派常委劉雲山提拔人馬,不排除是庹震攪局。澳華網 則稱“人民日報擅自解釋習近平講話被疑“犯上”。真相是什麼?拭目以待!)

中國是大豆最大買家,約占全球大豆貿易量的三分之二,主要進口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美國是世界第二大豆出口國,僅次於巴西。先前提到中國威脅要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後,他們認為美國大豆外銷一定出問題。然而,路透社週五(4月6日)報導,美國農業部(USDA)確認來自中國以外包括荷蘭及德國等歐洲國家的貿易商購買45.8萬噸美國大豆,穩定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在中國威脅加徵關稅,中國進口商加碼購買巴西大豆,不但推升巴西大豆價格到歷史新高,而且也使有些原本向巴西下單的業者,由於巴西大豆暴漲,轉而改訂美國大豆。結果,並沒有打到美國,期望落空。況且目前的季節交易預計在今年五月至七月期間裝運,是巴西大豆的出口旺季,美國的交貨淡季。加上大豆的主要生產國阿根廷因為乾旱大量減產。路透社的報導稱,除了美國之外,全球其它地方沒有足夠的大豆滿足中國的需求。如果拒絕美國大豆,會造成幾千萬噸的供應缺口。中國國內的農業本身衰退也很厲害,根本無法彌補這個缺口。中國豬飼料供應商天津天驕集團主席孫超說,美國大豆滿足中國農民10月份到2月份之間的需求,這個期間南美大豆還在生長,美國供應是不可取代的。加徵關稅或遏制大豆進口將推高豬飼料價格,從而推高豬肉價格,讓13億人的菜籃子變貴,中國也會將火燒向自己。上海匯易諮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李強告訴彭博社說:「豬肉是中國人的主食。」「使用大豆來報復美國將是最壞的情形」。

也許中國認為現在是 四月,離10月份尚早,中國可以先向南半球的澳洲或南美國家巴西大量進口囤積起來。或是認為貿易戰早結束,不會拖到十月,先顧面子,屆時船過水無痕。

習近平剛剛在中國兩會取得完全勝利,又在前幾天接見北韓的金正恩,將了川普一軍。所以,為了面子,他接下川普揮灑出的貿易戰。從經濟上而言,一般看法是兩敗皆傷,中國重傷,美國輕傷。但政治上而言,中國有千萬萬勞工靠出口美國吃飯,如果,出口不成,千萬萬勞工失業,加上食品價格價格上漲,引發民眾不滿,變成反習近平大軍,那可不是習想面對的。另外,中國與美國打貿易戰,已經引起歐洲和日本加入美國起訴中共竊取知識產權,最終中國經濟會徹底崩潰。

大家應密切注意這次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美中貿易戰。 我們相信中國必將受到重創。

所以,我們認為美國有最強大對付中國的武器:貿易赤字及財政赤字。

2018-04-22

 

李丁園專欄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