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進黨初選前,蔡英文大剌剌地在電視電子媒體前說,競選連任是她當總統的重要責任。筆者沒有聽錯,她是說連任是她的責任。我們從來沒有看過和聽過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或是首相元首會把「當選連任」當做其身爲元首的責任。即使心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是愛在心裡口難開!所以,與朋友討論此議題時,我們一致認為蔡英文的權力慾望必定是異常,遠高於民主國家元首政治人物。也認為,蔡英文一定有其特殊的個人不為人知的負擔,非要當總統不可。是萬萬斤萬金?不會是吧?
她贏了初選,有不少的媒體及社群平台在蔡英文取得民造黨提名為2020總統候選人後,稱她為蔡作弊,說她在初選作弊當掉了賴清德。其後到現在,話題轉到沸沸揚揚一時的「論文門」,說蔡英文在1983-84年沒有遞交她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是假的博士,可比醜19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總統在1972年大選說謊否認指使人員在大選時闖入民主黨總部的水門案。
當年証據確鑿,共和黨參議員完全無言護衛,尼克森總統辭職下台。相較之下,蔡英文的論文門卻有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學會及一面倒的台灣主要本土派媒體相挺,台灣的反對黨中國黨在這大選前也不拿槍,號稱要與民進黨在本土陣營爭鋒的時代黨是啞巴無聲。
蔡英文的論文門是台灣史上最醜陋的作弊案,是三十五年前沒人注意的小案,那時蔡英文只是默默無聞的小姐。但等到她加入阿扁內閣時,在2006年當行政院副院長時和登上民進黨主席參選新北市長時,她知道當年的小案小石頭會被攤在陽光下,變成她官場路上的大石頭。也因此,她就開始佈置,透過報章專訪,出書及一系列演講等方法,如何打碎這個已成為頭痛的石頭。正是如比,台灣史上她的博士論文門就這樣展開!
從林環牆敎授獨立報告,彭文正政經關不了,童文薰楊憲宏童溫層 ,歐崇敬等YouTube 節日,北加州台灣人論壇(BATA)及蔡英文/挺英網站我們得到相當多的事實訊息。從現有的資料而言,我們的經驗和常識的的推論,不需要法院的裁決,也不需要倫敦政經學院(LSE)的聲明,撇開私人的利害關係,我們就會很容易了解蔡英文論文門的真相。明言之,蔡英文在1983-84 年,甚至到2019年九月以前,蔡英文沒有交出博士論文;沒有得到博士學位 。
以下是我們的綜合總整理及討論分析:
事實1:
根據蔡英文 student record 就學紀錄,她在1980年10月入學 LSE,1982年11月10日從LSE 休學/ 退學(因為「經濟困難」 financial difficulty),兩個學年度,整個學程總計21個月。此外有下面四項資料。
a. 蔡英文在2012年10月4日聯合報由林涵青撰寫專訪中透露,她自稱是在兩年內取得法學博士,27歲(1983年)學成回國成為政大最年輕的教授, 1983年5月至1984年8月任職政大「客座副教授」,擔任碩士論文指導教授。
b. 同年在政大法學評論期刊27期(6月)&28期 (12月)發表兩篇中文文章,自稱LSE國際法學經濟貿易博士。另外,她也投稿台大法學期刊,也自稱法學博士。 在1983年10月20日蔡英文曾投稿聯合報,署名的頭銜是「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
c. 於1981-84蔡英文在東吳與政大指導學生,1983在東吳指導碩士生,林桓是蔡英文的第一位學生(1984年畢業,但最近11月10日竟然改為1985)。
政大1984年12月7日擬稿,12月8日校長歐陽核准,檢附蔡英文資審履歷表三份證件壹冊計四件及博士論文三冊,以資審73政人字第3057號函送教育部,請准予審查本校客座教師(副教授)蔡英文副教授資格。1985年10月28日教育部學術審查委員會通過由「客座副教授」升等為「副教授」。
d. 論文爭議論文門發生後,她一再發布新聞稿,也在 2020要贏 「競選官網」 (https://iing.tw/stories)稱在1984年二月才得到LSE法學博士學位,(在1984年)取得博士學位回國,應聘政大教職。
常識推論:上述資料顯示三點,第一、蔡英文在LSE的時間,第二,蔡英文何時回台執教,第三,蔡英文回台執教時,是否已經交出博士論文,通過口試及得到博士學位?
就第一點而言,有關蔡英文的就學及回台任職的時間和頭銜有相互矛盾之處。蔡英文說1983年她在寫博士論文,她人在英國,1983年10月口試通過,1984年二月得博士,三月拿到證書才回台。然而,她確實在1983年6月及12月投稿政大期刊,政大的人事聘任公文也明示她在1983年五月受聘為客座副教授。顯然她在1982年底辦理休學後就準備離開LSE,著手回台。所以她在LSE僅就讀兩學年,頂多可能只是拿到學生記錄卡所寫的(碩士)Phil. M 學位。
聯合報專訪中提到:「….拿到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她曾經投稿到報社,結果被錄用刊登出來」,此就是在1983年10月20日聯合報刊登的蔡英文投稿,雖沒有博士,卻自己署名頭銜是『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
另外,她在今年9月20日於社群之夜活動中向年輕人演講,說她先回台灣後,(寫論文)再從台灣重回倫敦口試,口試通過後,幫一位畢業同學朋友交禮物給她同學的指導老師。見面後,那位教授問蔡英文現正在做什麼,蔡回答說,「我剛剛考完通過口試」,那位教授説「you are a doctor too」。此明白指出,蔡英文的確在LSE退學後1983年初前回台。
所以,證據確鑿,她在1982年底退/休學後沒有註冊, 1983年初她鉄定已回台灣,在政大任職「客座敎師」(客座副教授)。 然而當時她已經自稱是博士,與今天她一口咬定所所說「1984年二月通過博士」才回台的時間兜不攏。
她為何要編造她在1984才回台,那就與她為博士論文及學位的辯護有關。但是,漏洞百出,愈補愈大 。她在1983年就回台,雖已經先行自稱是博士,但是因為沒有博士論文及學位證書,所以政大只給予講師級但好聼的「客座副教授」職位。
她公佈的LSE學生卡在1982年11月退/休學以前的記錄應該可靠,但,1983年1月29日後,有修改則很可能不可靠。 蔡英文的LSE學生記錄,學位申請欄上原本寫的M. PHIL(碩士)被劃掉 ,換成了不同筆跡寫的PhD(博士),而且修改人不符合一般常理,沒有在旁邊簽章以示負責。當年的文件正式上應該另用一張新學生記錄卡,怎麼可以使用同一張這樣塗改呢?
就第二及第三點而言,在博士論文和學位上,蔡英文不管是自認1983或1984年二月得到博士學位,依據當時台灣學術界聘用資格,獲有博士學位就是聘為副教授。但是在政大1983至1985年間是講師級的客座副教授,不是正式的副教授。所以,1984年12月政大才要發公文替她向敎育部申請升等成為副教授。政大公文加上她在在東吳大學兼課所指導的碩士研究生的事實,証明蔡英文早就在1983年回台除受聘為政大客座副教授外,也在東吳大學兼職。也很明顯的指出,蔡英文沒有在1984年或1983年10月參加所謂的論文口試,蔡英文沒有博士論文,沒有拿到博士。
附帶一提的是蔡的兩位證人,一是曾任大法官,1984年前後政大法律系主任劉鐵錚說他曾經看過蔡的論文和博士證書,並在1984年聘蔡任教。他的記憶完全不合政大的記錄。二是曾在LSE和蔡英文有重疊的賴幸媛在九月信傳媒報導,出來為蔡英文辯護,也許其中一些是真的例如送打字機後蔡英文回台灣。但有關蔡的論文談話內容包括1983年完成博士論文,和口試通過等,這與她另一篇新浪網在2008年10月27日轉自鳳凰新聞的報導有所不同。賴幸媛說自己在1981年進入倫敦政經學院時,蔡英文已經快畢業了,正在寫博士論文。又賴在1983年暑期就離開LSE,倒底蔡何時口試及通過她沒有明說,應當在八月之前,而此則與蔡英文競選官網的1983月10月口試也不合。蔡説其姊姊陪她去口試,也一定會跟賴見面,且應該一起去餐館吃飯慶祝,賴隻字未提,難道是不同的口試?
事實2:
蔡英文說(维基百科)1978年9月到美國康乃爾大學,1980年得到康乃爾大學法學碩士後,停留一年,考取美國紐約州律師執照。
但總統府公佈的她在LSE學生卡資料,她在1980年10月已經到LSE就學。另外,根據紐約律師名冊記録,蔡英文在1987年才取得律師資格。而且記錄上,她列出的最高學位是康乃爾法學碩士,而不是LSE法學博士!
常識推論,如果她公佈的LSE學生卡就學資料是真,加上紐約律師名單,她在1980年得到的康乃爾大學碩士後,沒有留在紐約一年,沒考律師執照。進一步說,紐約律師名冊記錄是在1987年,蔡英文自稱1983或1984年取得LSE博士學位,為什麼不列其最高學位是LSE法學博士學位博,而僅僅是1980年的康乃爾大學碩士?顕然是,在美國她不敢造假,她在1987年仍然沒有博士學位。
事實3:
蔡英文的論文無論是紙本或是電子檔在今年2019年6月28日前從來就不存在於倫敦大學內的所有圖書館。
英國三個存儲博士論文的圖書館發出信函給詢問人林環牆教授 兩次明確的表示,他們一直沒有收到/找不到蔡英文的博士論文。 倫敦大學議會圖書館Senate House Library,高等法律研究院IALS Library,與政經學院 ( LSE) 圖書館 從未收過蔡的博士論文。
LSE1984年得到博士學位者超過160人,名卌中,只有兩人沒有交論文,蔡英文是其中之一。35年來,她也一直無法提出原始博士論文與證書。蔡英文一直強調,她有送出論文,圖書館遺失不是她的責任。
常識判斷,三個圖書館為什麼沒有遺失她同期的其他得到博士者的博士論文,而怎麼只有同時在三個圖書館遺失她的論文呢? LSE在1983年至1984年有107位畢業生,其中1位柯麗希(Pauline Francis Creasey)的博士學位後來被註銷,其他106位畢業生在Senate House Library的圖書搜索系統都有完整論文收藏紀錄,只有蔡英文一位例外沒有論文,至少尚未交論文。所以,她在1984年並沒有交出博士論文至為明顯。
至於,LSE在1984年碩博士列出蔡英文的名字,很可能是LSE的疏忽,以為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試的蔡英文會在當年交出論文,所以先行列上她的名字,註明沒有交論文。這個情形在其他大學也多多少少會有的情形。也可能LSE後來在蔡英文於2008年後運作(下面事實8,17,18)更改補上名字,但不敢說有論文。
事實4:
蔡英文花兩年才取得康乃爾大學的碩士學位,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半的博士學位
蔡英文在1978年9月就讀康乃爾大學,不需寫論文,但她在1980年春天後,算是兩個學年才取得碩士學位。這可能她的英文程度不好,加上她在台大法律系基礎不好。在TVBS 2016/04/16報導,蔡英文向700多位高中女學生説:「台大法律系,我又開始我另一個悲慘人生的開始,因為老師講的我都聽不懂,大一到大四我都聽不懂,⋯⋯⋯⋯。」理工科英文不好影響較小,文法科則大有問題,大部份是兩年或以上才得碩士學位。網路說,這期間她的感情世界發生問題。原本一年可完成,英文及本科基礎不好加上感情問題,因此多了一年才完成課程。另有一種說法,蔡英文多留一年才結束課程,可能要在康乃爾大學唸法學博士,但是唸博士資格沒有通過。不管如何,她唸兩年,1980拿了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離開美國到英國LSE。
附帶一提的是,兩個月前,九月中, 蔡英文在造勢場合對在場年青人演講對說,她在康乃爾的指導教授Barcelo已經去逝,所以她可以說説有關他的事。也說Barcelo應該是由西班牙移民, 因為西班牙有一個大城叫 Barcelona。其實, Barcelo還健在,他說他沒有幫助所謂的蔡英文博士論文。他也不是由西班牙移民到美國。
她在LSE要拿到博士學位不但要修課,先唸碩士班,其後甄試,還要交博士論文綱要送審,要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考(口試),寫論文,交口試論文草本,口試通過,修改及最後論文定稿,交給LSE等圖書館等繁雜困難的工作。 照理說, 她要得到博士學位的時間應該更長。然而,蔡英文在她2011年自傳《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中自述了她驚人的 求學成就 ,一般人要花七、八年才能取得博士學位,蔡英文僅用兩年多時間,而且論文太棒,且論文口試時突出,獲頒1.5個博士學位 。
台灣作家馬森博士曾經在台灣及世界10多所大學任教, 包括台灣師大、巴黎語言研究所、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成功大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東華大學等校,曾獲第一屆五四文學獎、文學特殊貢獻獎等。 他正好是1979到1987年在倫敦大學執教,覆蓋了蔡英文在倫大政經學院修學的1980到84年。政經學院當時隸屬於倫敦大學。馬教授在倫敦大學也指導過博士論文,因此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程序知之甚詳。他說,一般情形,倫敦大學對外國大學的碩士生不允許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要先讀一年碩士課程,然後視其程度再決定是否接受攻讀博士學位。馬教授也說,未聽說過有人可以在短短的2─3年可以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的。 LSE研究型學位規則裡也有提到,除非經過學校的特別允許,正常想拿到博士學位的學生都是必須從M.Phil 碩士班開始唸。蔡英文的就學記錄上的Degree and Faculty記載M.Phil印證此規則 。
經驗及常識推論,博士學位的取得比碩士來得困難,蔡英文在康乃爾大學花兩年才得到只修課不必寫論文的碩土(LLM),而她説在兩年多就取得LSE的一個半的博士,一方面在時間上太短 ,不合於她在康乃爾大學花兩年得碩士的情形 ,太誇張,也跟上述她在1983年受聘在政大任教的人在台灣的時程兜不攏。再說世界上有哪個大學頒發過一個半博士學位的。況且,她姊姊蔡玉玲也説1983年暑期她陪蔡英文到倫敦LSE,參加蔡英文的「博士資格」口試,不是「博士論文」口試。所以,蔡英文自說的得到LSE博士且是一個半的博士,是自我吹噓。
明言說, 她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只念2學年,就被退學(withdraw from course due to financial difficulty)回台。再說,她的學生卡也註明她在1983-84年沒註冊、沒有指導教授。她可能在1983年1月19日,換論文題目(學生卡記錄)後回台。因此,她頂多是回台後,利用暑期再回LSE,由她姊姊陪同,參加資格考,頂多通過博士資格考,成為博士候選人。她沒有完成論文,沒有得到博士學位和學位證書。
有人在網路上諷刺說,她只花2年就從LSE取得博士學位的天才 ,但是為何在政大7年無法升等成為正教授,於是蔡轉去私立東吳大學,隔年就在 東吳升等成正教授,然後隔年她又用東吳正教授的名義,申請返回政大,然後她就變成政大正教授了 。
事實5:
LSE 婦女圖書館在今年2019年6月 28日 才收到蔡英文影印傳真版本的所謂「博士論文」。 在今年7月13日才可以在LSE的數位檢索系統中查到關於她的論文的基本資料。 但是LSE並不將其列為博士論文,而是將其列為「書」(book)存儲於此特別的婦女圖書館。也依作者蔡英文的要求,訂下嚴苛的四不一沒有的借閲規定!
美國北卡來那州立大學林環牆教授及現住美國的牛津大學博士徐永泰兩人曾在此限制下前往借讀,並分別發表調查報告及讀後感。「博士論文」封面上註明的年份是1983年,但蔡英文聲稱自己是1984年畢業,時間上不合。兩人質疑此不是她的博士論文。
顯然,LSE 並不把此所謂「博士論文」當成蔡英文 在 LSE的博士論文。因為其與蔡同期的106本博士論文不同。這些正本博士論文均可在政經學院圖書館輕易取得,唯獨蔡卻只有2019年才補送一本缺頁與格式混亂的裝訂本,而且還設下許多規定限制閱覽。蔡英文四不一沒有的要求聲明顯然與LSE自己公布的版權指引牴觸,該規則的第三條規定:「基於某些特定目的,版權保護下的作品是允許被影印拷貝的。這些特定目的包括:為了該作品的批判,審閱,以及新聞報導。」
林環牆教授及徐永泰博士兩學者閱覽後表示,該論文不僅格式不符甚至還有6頁的空白頁。還有其他不可思議的問題。
事實6:
總統府在2019年9月23日特地大動作召開記者會 ,官員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示公開秀出蔡英文所謂的「博士論文」,是一頁頁散裝,不是裝訂成冊的。
經驗及常識推理,獲有真正博士學位的人都會把裝訂好的博士論文視為個人最珍視的著作,妥善的保存。筆者個人和有博士學位的朋友都可在半分鐘內就拿出自己個人的裝定成冊的博士論文給大家看,是成冊的,不是蔡英文她的一頁頁散裝,不是翻箱倒櫃大半天才找到的草稿。幾乎不會有一個博土會保留散頁草稿,而沒有保留訂成冊的正式論文。
蔡英文交給國家圖書館可download 的所謂「博士論文」,近四百頁中,不必詳細閱讀其內容,大略一翻就可看到這個所謂的博士論文𥚃面,僅有不到10頁的新內容,沒有數據,沒有圖表分析,絕大部分是文獻資料。所謂「博士論文」其實連稱為論文草稿都不夠格,not even close to the draft! 更像是要開始寫論文大綱構想的草案,準備撰寫做為博士候選人資格考的資料。不是嗎?她在目錄頁尾端部份明寫:"proposal of this thesis ......"。既然是博士論文了,怎麼還要提出論文的proposal?且自稱「候選人」(the candidate) 。這更有可能只是碩士論文的Proposal,而非博士論文草稿。
事實7:
蔡英文1983年要她姊姊由台北陪她到LSE參加口試一段期間的照片 ,但是從來沒有展示過她穿博士服的畢業典禮的個人或與家人照片。
經驗中, 一般而言,研究生尤其是在國外留學者參加博士資格考(Ph.D candidate writing/oral Exam.) 臨場是憑自己的功力,的確最緊張困難的。相對而言,自己寫的博士論文 ,經指導教授修改批准,則博士口試(Ph.D. oral defense)應該是信心滿滿,輕輕鬆鬆的。但是蔡英文要她姊姊由台北陪她到LSE參加口試 ,是否表示當時蔡英文沒自信,或感情脆弱非常緊張需人陪伴壯膽?像她這種一個已是成人的研究生參加口試卻像小孩子考中學或大學(指考)需要家人陪,這是我們從來沒聽過的。
論文口試通過後的畢業典禮更是輕鬆而且愉快的日子。如果得到博士學位,尤其外國知名大學學位, 當然會輕鬆愉快參加畢業典禮,穿博士服參加畢業典禮不但是一個唸博士學位的學生一生最美好難忘的旅程經驗,而且也是全家感到高興及光榮的事情,尤其是我們從台灣到國外留學者。所以,穿博士服畢業典禮及照相紀念是必然的,除非臨時發生不可抗拒的事。如果經濟許可,家人更是會飛來參加一同慶祝此光宗耀祖的慶典,當然,也必然會照相為証。
筆者當年1975年得到博士學位畢業典禮時,當然照了不少穿著博士服的照片,筆者母親已早逝,雖然當年父親則因經濟因素不能來,但是仍然透過到電信局的麻煩越洋電話報告,他得知兒子得到博士,特地在家門前放鞭炮,炫耀及分享他的喜悅。以蔡英文父親的富有,蔡英文若在1984得到政經學院的法學博士,她應該會參加畢業典禮,她的父母也必然會前去參加,當然也必會有照相留存。可是,在她洋蔥炒蛋的自傳裏,她提到她姊姊陪她參加口試,也有照片。但書中卻完全沒有說到她的畢業典禮,自然也沒有博士照片,真的是不可思議。
合理推測,她姊姊陪她參加的口試是她姊姊所說的博士資格考,不是論文口試。當然,當時她沒有交出博士論文和論文口試,沒有畢業典禮,沒有得到LSE博士學位。
事實8 :
蔡英文 申請補發兩次「 博士學位」證書(2011年和2015年),與其1984年同期博士學位証書格式不同。 蔡英文補發的畢業證書的副校長簽名不是當年她就讀時的副校長簽名。
經驗和常識推理:在重視學歷文憑的台灣,在1980年代,大學尚未普偏的聯考制度時代,一般家庭子女大學畢業,其畢業證書總會好好的保存,而碩士証書不但保存而且更是小心謹慎保存,也可能會裝在框架內掛在家𥚃客廳的牆壁上。至於博士(學位)證書當然更是特別保存,都會裱框,掛在家裡,是光宗耀祖的表徴;或掛在辦公室,一來以示榮譽、慎重,二來在辦公室以昭公信,也是其個人日後找事謀職的保証要件。蔡英文在台灣學術界打滾近20年,其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證書」是珍品,怎會遺失? 還要申請補發兩次!真的是不可思議。
林環牆教授說,補發的証書不符合其証書產制單位主管所說的規定,包括補發格式與原始格式一樣,而且只能補發一次。因此,其補發的證書是來源不明,可說是她沒有畢業証書。証之前述,1983至1985年蔡英文在政大執教是講師級的客座副教授,而不是有博士學位即以副教授聘任者。蔡英文在1984甚至到2019年沒有交博士論文,因此沒有畢業證書。
事實9:
蔡英文在政經學院的所謂指導教授 Michael Elliott, 僅有學士學位的新鮮人,不曾撰寫博士論文,又沒有學術研究論文,而且又在1983年離開政經學院,借調至英國的Cabinet Office !在她的學生紀錄裡,於1982-83 與1983-84 兩個學年度,蔡英文並沒有任何註冊紀錄,也沒有任何論文指導教授。另外, Elliott的名字不在蔡提前自稱為博士、1983年6月和12月發表於政大期刊論文文章作者內列為共同作者。
經驗與常識推論:如果蔡英文在1984年有博士論文,且她發表的中文論文是從她的英文博士論文初稿摘出翻譯而得,則她的所謂的指導教授,Michael Elliott應當列為共同作者。既然 Elliott 沒有列名,她已經自稱是博士的那些中文論文是與 Elliott 交無關。既然Elliott在1983年已經離開LSE,顯然,1983年她並沒有完成、也當然未能交出真正的博士論文,他不是她的指導教授。
事實10:
2011年三月,民進黨提名她為2012年大選前,蔡英文在民進黨台北支黨部主辦的「民主沙龍」講座中,以「人生的意外」為題演講,獨立媒體youtube影片中,講到她在LSE就學的情形,她透露11項資料:
(1)她在LSE的博士班的所有進展包括找論文題目,論文大綱等都是一個人的事,指導老師完全不管;
(2)在此初步過程中,她說她的老毛病又來了,學校系主任找她到辦公室,系主任説她的 supervisor 告狀、説她人都不見了,不知在寫什麼,對她很不滿意!她得意的回説,論文大綱已經寫好,拿給他看,系主任看後向她説:bloody Hell,拍拍她的肩膀説:「大綱寫得很好!不擔心她的博士」,且為她抱不平,也換了一個指導老師給她!
(3)她看到許多老研究生,在LSE通常是五年到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她兩年寫完論文,但是學校審論文審了半年才口試;
(4)她姊姊陪她去口試,在門口等2小時口試才結束;
(5)她和她姊姊在門口等很久,其後她的指導老師出來叫她進去,有三個口試委員,除了指導老師外,一位是學法律,另一位是經濟學家。評論時,學經濟的委員說她寫的法律不錯,而學法律的說她寫的經濟不錯。本來要給她兩個博士,後來決定給她1個半的博士學位。
(6)口試結束後,等半年後才拿到畢業證書。
(7)得到博士學位後,不想回家,想要在英國找事,但英國大學講師薪水太低,是貧民生活水準。想去新加坡大學任教,沒去。
(8) 她父親打電話要她回家。她就回台灣,開始教書。
(9) 得到博士回台後,教書前她先去考紐約和台灣的律師執照。兩張執照就掛在她的家牆上。
(10) 寫完論文後想把論文燒掉。
(11)那時她有電腦打論文,可印出,寫完論文校正一個月。
上述的演講內容與一般經驗和已經公佈的事實有數點兜不攏——
(1) 她的指導老師很不滿意她,應該先叫她談談問問,怎麼會先向系主任告狀?其次,她的論文大綱既然寫好,怎麼不交給指導老師看,去討論?再來,系主任不是她的指導老師、又不見得是論文題目的專家,隔行如隔山,照理說也該把她的論文大綱轉交給她的指導老師看,指導老師看完大綱後,再跟她談。退一步説,系主任先看完後也該交給她的指導老師看,再由指導老師做後續處理。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系主任會向她説"bloody Hell",稱讚她的論文大綱寫的很好,馬上為她換一個指導老師!做博士論文是博士研究生自己選指導老師,選那一行的學者專家,怎麼會是系主任說換就換,且由他指定呢?
一個研究生被指導老師批評很不滿意時,研究生一般會滾蛋,除非找到肯收留她/他的另一位指導老師。應該是沒人要當她的指導教授,系主任才可能幫她推薦指導教授。至於男系主任看完她的論文大綱,在系辦公室當場「拍拍我(女學生蔡英文)的肩膀」的情形在遠為開放的美國大學𥚃看不到,在保守的英國社會更是離譜。更離譜的是她在演講中說到bloody Hell 時所顯現出來的神秘微笑的表情!所以,這一段她與其系主任談話,很可能是她編造的謊言。
(2) 有三個口試委員,除了指導老師外,一位是學法律,另一位是經濟學家。評論時,學經濟的委員說她寫的法律不錯,而學法律的說她寫的經濟不錯。這是蔡英文為她的1.5個博士的謊言圓謊吧!在正式的口試場合,姑且包括指導教授只有三個委員,其中一位委員律師是學法律,怎麼會在經濟專家前,評論蔡英文的論文中經濟部份寫得很好?這自爆其短的作法,正常的人尤其是學術界是不會發生的。
反過來說,不是學法律的經濟學者會同時也反向,說蔡英文論文的法律寫的很捧。蔡英文說很荒謬。的確是荒謬,但是這種很沒有常識的荒謬說法只有荒謬蔡英文才能編織塞到口試委員的口中!
(3) 她的演講中提到的指導老師如果是她在所謂的「博士論文」中列出的Elliott,不說他的學術程度不夠資格,首先只看他的經歷,他在1983年就不在LSE工作了,怎麼會是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
其次,根據蔡英文的學生卡,她進入LSE第一年1980-81有兩位supervisors ,第二年1981-82只有一個,即Elliott。如果上述演講屬實,則其中所說的原指導老師是指第二年1981年的Elliott. 準此,Elliott 對蔡英文很不滿意,但系主任為她換一個新的指導老師,那就是說Elliott已經不是她的指導老師了,她論文口試中的指導老師到底是那一位?她的所謂「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怎麼可能是Elliott? 這不是事後補上論文時胡扯欺騙嗎?這也同時反證她所說與系主任的談話是大篇的謊言。
上述蔡英文的說法顕然違反經驗及常識法則,也充滿矛盾。除了是她試圖掩蓋已令人置疑的博士論文和學位問題外,也彰顕她對她的博士論文和學位的夢想以及怕被爆出作假的焦慮感。
結果,蔡英文用一個謊言去補另一個,越補越大,她沒有指導老師,沒有博士論文該是明白不過了。
(4) 她說兩年寫完「博士」論文,半年後口試,再加半年拿到畢業證書。依她的學生記錄,她在1983年1月19日時,論文題目才被核准,開始寫論文,所以是1985年一月完成「博士」論文,1985年7月19日口試,1986年1月19日得到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但是總統府不是説她在1984年三月拿到博士學位證書嗎?
再來,總統府公佈的未簽名的口試委員通過通知信上寫道:1983年6月交論文,口試是1983年10月中旬。姑且說此通知上屬實,則依蔡英文的話,她是在兩年前,即1981年6月開始寫論文。此時她到LSE僅半年多,有兩個指導老師,尚在修碩士學位,如果是寫論文必然是原來修碩士學位題目的碩士論文。所以,她和其系主任的談話所說只有一位指導老師顯然不合。
退一步說,她以1983年1月19日的新論文題目被核准,開始寫博士論文,1983年6月交論文,口試是1983年10月中旬。則她是用5個月完成博士論文,這大大不合她說兩年完成論文的話了。那麼,那張所謂的口試委員通過的通知信就不是真的啦!肯定不是真的,因為沒有簽名,也沒註明她一直強調的1個半博士學位。因此,她所說的論文口試就不是博士,而是碩士論文或僅是博士論文大綱,口試只是博士資格考試。
另外,她在同年2011年10月出版的《洋蔥炒蛋》自傳中,說她兩年多就得到一個半的博士學位。這個說法雖然是與演講內容相合。此即說她是在1980年10月進入LSE,在1982年底或1983年初就拿到博士學位。可是由總統府公佈資料,她在1984年二月收到博士學位通過書,三月拿到証書。怎麼都不一樣呢?
另外,學生記錄卡資料,蔡英文在1982年底因為財政困難退學/休學,離開LSE,1983年沒有註冊,倒是1月19日新論文題目批准。完全沒有提到交論文及口試。所以,所謂二年多就拿到一個半的博士的說法也許是她的夢想,時光不能倒流,永遠無從實現,只好藉白紙黑字或是由口發聲以遂願!
(5) 演講中,她說她口試通過,沒回家,等半年拿博士學位證書,怎麼沒有去參加畢業典、由校長手中取得學位證書,和照個相留念?
再來,從交上論文到拿到學位證書有一年時間,這空檔她在那裡?拿到証書後,既然想找又沒真的去找工作,為什麼仍不想回家,為什麼要等到她父親打電話叫她回家後,她才回台?這一年是否是虛構在倫敦的一年?也就是説她根本只是在當年1983年暑期由她姊姊蔡美玲陪同帶著在台灣寫的博士論文大綱前往LSE參加博士資格考。考完前後兩星期就回台灣,回政大當客座副教授。她根本沒有博士論文也沒有博士論文口試。所謂得到一個半博士的説法是她一千零一個故事中的一段。
有綱友説,該是被當掉,沒拿到博士學位,沒面子回家吧?
(6) 她說,論文寫完(口試)後,想把論文燒掉!真的是匪夷所思!她既然誇口說,別人一般花五年到十年完成,她僅兩年多就完成,輕輕鬆鬆;而且她的論文口試委員說要給她兩個博士,後來改為一個半博士,是非常傑出的論文作品。常理判斷,她應該如她所說,跟別人一樣放在保險櫃妥善保存才對,怎麼會說想燒掉?説穿了,本來就是沒有論文,所謂一個論文得到一個半博士當然是不存在,説説「兩年多就得到一個半的博士學位」是藉騙騙他人,讓自己開心而已。所以,講燒到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博士論文,就是不可能去燒。說出燒論文,倒是可以消除懊惱的感覺!
(7) 她考上紐約和台灣兩她的律師執照。並且把此兩個執照掛在家𥚃的牆壁上。如此做很好。可是,博士學位證書尤其名校政經學院的證書更是可貴,更應該裱起來,掛在牆上!她沒有如此做,顕然是因為她沒有LSE的博士證書。
另外,她是先敎書,幾年後才她才考她的紐約律師執照,那是在1987年才登錄的。不是她所謂「1984年得博士回台」,就去考,也不是維基百科中,她所說1980年康乃爾大學念完碩士,停留一年考上的。至於台灣律師執造是1990年代時檢核取得,不是去考的。
事實11:
1984年12月政大向教育部提出蔡英文由客座副教授升為副教授,公文中所附資料包括博士論文三冊。
既然蔡英文自稱1984年二月博士口試通過,取得博士學位,那她回台在政大教書就可直接受聘為副敎授,幹嘛要辦理升等為副教授?而且所附的所謂博士論文只要有一冊就可,幹嘛三冊?由公開資料,常識推論,她早在1983年以碩士資格受聘為講師級的客座副教授,一年後,再以她在1983年自稱是博士頭銜發表在政大期刊的兩篇論文及台大期刊的一篇論文合計三篇,包裝成為三冊的所謂博士論文給敎育部。她沒有博士論文,正是如此,教育部費了近一年才批准為副教授。
事實12:
在10月14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中國黨立委陳學聖詢問在場48名國立大學校長「是否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陳學聖更現場「點人頭」,僅有六名校長舉手同意,其他人則未表態。蔡曾經擔任政大副教授及教授,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顯然,絕大部份的大學校長不相信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為真,政大校長郭明政並未舉手,他看過政大檔案資料,不為蔡英文的畢業證書背書。
事實13:
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及她任職政大和東吳大學的資料是全國唯一一個列為國家機密,不可公開的 。蔡英文命令教育部,再轉命令政大、東吳及教育部本身等單位封存她的博士論文及學位證書等有關她任職和升等資料,當做最高秘密,要到2049年才能解密,以政大在1983人事資料建檔開始算起,相當於封存66年,不是僅僅30年!
常識判斷,她的個人資料不是國家機密,更不是最高級的機密。她不但違法亂紀,而且是心裡有鬼,有不見得人的地方,要掩蓋真相。明言之,她當年甚至到今天沒有博士論文,也沒有博士學位!
事實14:
蔡英文補交的論文, LSE圖書館線上查詢系統的蔡英文論文資訊資料中,有網友提供今年7月15日於該網的截圖,示出兩位作者,是她和「共同作者」(Co-Author) Michael John Elliott。 現在上LSE圖書館的網站去看,作者又只剩下蔡一個人。
Elliott 於1982年在LSE當過講師,是蔡英文1980到1982年的supervisor,1983年離職到英國政府工作 。
博士論文不可以與人合著 , 他為什麼會橫空和蔡凑在一起合寫論文 ? Elliott於2016年7月在美國華盛頓過世。是否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死無對證,所以2019年她送出第一本博士論文不小心加上他的名字,變成合著博士論文的荒謬事。被人揭發才更改,但是為時已晚!
事實15:
2016年當選總統時,倫敦政經學院的院長Dr. Nemat立即在其臉書官網發布祝賀新聞稿,直接稱呼蔡為Tsai Ing-wen,並沒有冠上博士(Dr.)的尊稱。並且僅提蔡為LSE的畢業生(an LSE graduate)。
如果蔡英文是LSE的博士,身為院長的Nemat必然會稱呼Dr. Tsai Ing-wen.
事實16:
蔡英文的 姊姊蔡英玲2019/10/29日參加雲嘉嘉3縣市小英之友會座談會,她說蔡英文在英國博士資格考試「是我陪她去的」,更陪蔡在英國過了2個禮拜,居然有人說論文是假的,實在匪夷所思。蔡英玲也說,蔡英文 27-28歲(1983-84)口試後回台教書。蔡英玲也稱蔡英文論文則是寫有關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的研究。
顯然,蔡英文把大姊蔡英玲從台北到倫敦陪她參加論文資格考的口試,蔡的姊姊也沒講錯,說她參加蔡的博士資格考口試,蔡可能騙她大姊,沒有説那只是論文大綱,而説資格考考完以後就是博士了,其實博士資格考完之後,蔡英文只是成為博士候選人,不是博士。才開始進入博士課程,她是1983年回台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在政大教書,她可能騙了姊姊35年,的確匪夷所思。
事實17:
施芳瓏不遺餘力的以「政經學院台灣研究室主任和敎授」身份為蔡英文的論文和學位辯解。她在2007年蔡英文當行政院副院長時,獲得匿名的捐款48萬餘英鎊。 2018年4月也被親蔡英文的北美台灣教授會頒發紀念廖述宗教授基金的硏究獎,並被邀請在當年八月的年會演講。
在今年6月10日,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的前會長李中志教授的臉書第一次曝光蔡英文的畢業證書。7月10日,蔡英文在她的臉書上貼出與李教授臉書上展示的證書一模一樣的證書。有人指出證書的簽名有問題,施芳瓏馬上挺身為蔡英文辯說,蔡英文拿出的證書是2015年補發的,簽名是剛卸任的副校長Adrian Smith (2012-2018),而非蔡英文就讀時的副校長Randolph Quirk。林環牆詢問倫敦大學的學位證書產製室(Diploma Office),得到「補發的證書當然還是與原始證書完全相同,例如相同的文書,相同的簽名等。」的說明。因此林環牆指控,蔡的博士學位證書是膺品。
奇怪的是蔡英文競選官網有列出蔡英文就讀時的副校長Randolph Quirk名字的所謂原始證書。問題是為何要另外申請三份證書,為何不拿出此原始的證書公開秀給媒體看?有網友打臉說,此證書的鋼印位置與LSE的正式證書不同。
施芳瓏被責疑製造在10月八日發佈「偷渡」的所謂LSE新聞稿於LSE網站,聲稱蔡英文在1984年得到博士學位。企圖混淆誤導民眾,以為那是LSE本身發出的新聞聲明。蔡英文、施芳瓏、 李中志 3人的組合令人眼花撩亂。施芳瓏拿的錢被懷疑是蔡英文透過教育部預算透過LSE直接單獨資助交給施芳瓏的! 李中志是由親蔡英文、控制北美台灣人教授會的核心教授拱出來當會長的。多年來,教授會中的論壇限制有批評蔡英文的言論。其中李中志當會長期間為甚,在一封被公開披露的電子郵件,他曾要批評蔡英文的會員在挺英和退出教授會兩者中選邊。
2018年,李中志也參加美國夏令會演講強力為蔡英文辯護。蔡英文不但給施芳瓏經費,也被認為要李中志向施芳瓏示好。施芳瓏拿人的好處,替蔡英文賣命辦事。於是三人組用政經學院台灣研究室和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唱雙簧,為蔡英文 辦事。
另一方面,LSE的台灣研究室已經關閉多年了,施芳瓏仍然冒用。又前總統陳水扁直接爆出,2015年蔡英文的博士畢業證書遺失,是拜託前國策顧問黃國俊,請曾任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現任英國議員紀登斯處理。如果有交論 文, 通過口試,就有 博士畢業證書。畢業證書遺失直接申請補發,為何要請紀登斯處理?
蔡英文想透過一篇施芳瓏所發賀稿和積極運作以證明蔡自己的確擁有LSE博士學位,其實只是暴露了更多疑點:10月8日所謂LSE聲明,已被爆出是施芳瓏透過她可進入LSE網站以她自己的稿只貼上的,混淆讀者以為是LSE的官方正式聲明文件。被爆料後,10月15日後施即消匿無縱,她的臉書:「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事實18:
林環牆教授透露,倫敦大學圖書館(Senate House Library)曾在2011年收到蔡英文的論文, 此論文非1984年者。當時倫大圖書館立即把那本論文轉送給高級法律研究院(IALS)圖書館。不過因為2011年收到的論文不是通過口試的正規論文,IALS圖書館並未建立圖書目錄,而且也沒有收藏該紙本論文。
另外,大英圖書館的法遵主管在今年2019年7月18日回覆林教授說:「蔡英文的博士論文的圖書目錄是在2015年6月EThOS系統新登錄。」大英圖書館在2015年先有記錄,LSE圖書館在今年6月28日才收到蔡英文的論文。
經驗及常識,要先有論文,才會有目錄索引入列。但是,蔡英文的情形卻是次序顛倒,為何會顛倒?此可能是阿扁所說請曾任倫敦政經學院院長,現任英國議員紀登斯處理或施芳瓏做手腳有關。先由 LSE非正式告知大英圖書館說,有收到蔡英文的論文,請EThOS系統新登錄 。
蔡英文的神秘論文企圖在2011年偷渡到議會圖書館與高等法律研究院圖書館,沒有成功。蔡英文的臉書 2011年6月份秀出國際七人小組照片:於2011年時,蔡英文帶著陳其邁、蕭美琴、謝志偉等人去了一趟英國LSE,在駐英代表張小月陪同下去見了英國上議會議員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和海爾德(David Held)。紀登斯曾是Held的導師, Held 是格達費兒子賽義夫的指導教授!!!這個神秘國際七人小組在做什麼?這正是印証蔡英文想偷渡論文的真相。蔡英文2011去了一趟LSE,是向該教授取經,要把一本論文偷渡送進圖書館,結果當年失敗了。
事實19:
中選會終於證實,以前参選過的人不用繳學歷證書正本證件。
這是蔡英文條款,也證明蔡英文的學歷大有問題!台灣的候選人學經歷作假是經常發生的事,如果先前作假因種種原因而沒有被發現,被揭穿,那此人不是從此以後就可消遙一生,継續欺騙下去?蔡英文的博士學歷既然被置疑,中選會更要利用此機會來覆查,以釋大衆的懷疑!因此,這次中選會的蔡英文條款,表明的就是要包庇蔡英文!
事實20:
蔡英文學生記錄卡註明政經學士(B/S,Laws)1982
此B/S in law 的註明耐人尋味!是否LSE要蔡英文補修法律系學分,通過後,給她法學士學位。如此,當更會延長蔡英文進行碩士及博士學位歷程和時程。因此,她自誇兩年完成博士學位的謊言不攻自破。此印証1984 年LSE 115位碩士和博士生聯合畢業名冊找不到蔡英文名字)
事實21:
蔡英文為其論文提告賀德芬、林環牆和彭文正
蔡英文在賀德芬、林環牆兩位敎授揭露質疑她的博士論文及學位後,向地檢處提出加重毀謗告訴,後來加告彭文正。由於她是現任總統,不能被提反訴。這顯然是她利用特權所作的一件不公平的告訴官司,也是在大選前一種拖延達到她隱秘她的作假的策略。
她如果要反駁打臉他們三人,直接拿出原始的一本精裝本甚至平裝本的博士論文即可。
其次,她為什麼不直接到法院直接提告?是怕法院是公開攤出雙方的證據,而怕她自己提不出證據而尾巴掉出來?
一個負責任的公眾人物,本來就要承擔被媒體及人民監督的責任,更何況她是總統具有最大公權力,可以支配大量的國家資源,具有一個國家領導者道德層面的指標意義。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單純處理的事,蔡英文就是不肯面對,任由國人質疑,彼此攻擊謾罵,炒作失去焦點。蔡英文只要將論文及原始博士學位證書拿出來給媒體檢視,就可完全解決假論文假博士學位問題!
事實22:
蔡英文喜歡向年青人強調講她是博士"you are a doctor too !”
蔡英文在2011年三月,民主沙龍系列以《人生的意外》為題向年青人演講(見事實10),敍說她在政經學院LSE通過所謂的博士論文口試,等等了半年拿到博士學位畢業證書後,受一位已經畢業同學之託,代拿一份禮物給此同學的指導教授,該敎授感謝她後,問蔡,「妳現在在做什麼?」蔡英文得意的問答說,「我剛拿到博士學位證書」。教授接着説:you are now a doctor too! 蔡聽說自承有飄飄然的虛榮感!
不久前,9月20日《社群之夜》中的一場造勢活動,她又對年青人演講,除了説出驚人的「處死」她的康乃爾碩士指導敎授Barcelo 外,她又提及她在LSE「得意」的事。她說,…由台灣再回倫敦參加博士論文口試,很滿意的通過,一位同學拜託她拿禮物給此同學的指導教授。她重覆上述2011年的話,但是論文重點部份有改變,她說:該敎授感謝她後問蔡,妳現在在做什麼?蔡英文得意的問答說,「我剛通過博士論文口試」。教授接着説:you are now a doctor too !
以經驗及常識而言,上述的 "you are a doctor too" 的一再重覆引用,是一般有博士學位的人不會用,更不會重覆用。這反證了蔡英文沒有得到LSE博士學位,被人發現質疑後,心裡的不平衡所產生的幻想。加上要掩飾,拿好騙的年青人作對象,進行詐騙,也滿足她的「虛榮感」。
在這𥚃值得注意的是她見到她同學指導教授的時間。在2011年,她說她是口試完等半年拿到博士畢業證書時,然而在今年九月,她說是在博士論文口試通過後。這種重要時間相撞兜不攏反映蔡英文對其博士論文囗試和學位證書的幻想和焦急。因為都沒有,所以,每次演講,她都要說出,正是因為沒有,所以每次要編造謊言,結果是不一,破綻百出。
事實23:
一面倒的民進黨黨政官員和民意代表及學者不敢出來為蔡英文辯護
一向能言善辯的民進黨黨政官員和民意代表及學者在蔡英文深受論文門困境以來,不敢出來為蔡英文辯護。理由只由一個,蔡英文沒有博士論文,沒有博士學位。
結論:
以上23點的綜合事實和討論,我們的結論是:蔡英文在倫敦政經學院沒有交博士論文,沒有論文口試,沒有得到博士學位!
我們選總統及當總統不必要有博士學位,既便一個人沒有學歷,只要符合選總統的條件就可參選,若是大部份選民贊同,自然就可當總統。但是,我們無法理解及贊同一個人欺騙台灣人民三十五年餘自稱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的假博士。我們無法忍受容忍不但不認錯悔改,反轉見笑轉受氣,控告合理提出質疑的三位學者,並且濫用總統特權封存個人升等資料,硬要用紙包火來掩蓋她的欺騙行為,存心不良,惡性詐騙台灣人民。
因此,我們不支持蔡英文連任當台灣總統。
2019-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