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奇思異想 集35

◎ 林良彬

學佛的初步觀察

在佛法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任何東西或名詞,可以被否定(壞義)也可以被肯定了(好義),端看其出現的上下文脈絡。例如:大多數地方破斥 語言(名言)不好、分別不好,好像「本質上」它們就是不好的;但是在另一些地方則又出現諸如:(佛、菩薩最)善說法、如理分別、正分別等,令人困惑不已。

又如最常見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它可以是壞義的五取藴,但也不一定凡是五蘊就是壞義的五取藴,聖人有清淨五蘊身心- 就沒有「取」(「執著我相」的壞義,)了。因此讀佛書遲早必須學會辨別區分的事就是:見到 任何X被破,就意味它是因著相(壞義)才被破。相反地,只要沒有著相時,它就是可以不被破的、不成問題的。這也是古人說的「破執不破法(事物)」的意思。

在佛法中上述的區別常常以「凡聖、愚智所見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凡聖倆人同樣見色、聞聲、說話等事,凡愚就因著相而被束縛,聖智就不會不自在,反而逍遙自由了。為什麼?關𨫡就在於「著相」(執著其相)。擧一個最平常事來說:你在街上偶然見一美女,她的色相吸引住你,幾秒地一直去看,眼睛捨不得離看身,直到她不見了為止。首先你是看到一女人或是她苗條身材、或是長美,因為她的外相(外表)很可意可愛,你才喜歡一直看著他,甚至走過還要回頭觀看。這時要注意到:一個小孩子因還不懂事不會去注意她,又有另一個人可能正在想什麼心事,任她飄身而過,並沒注意到她的存在。但是也有這麼個人,的確注意到美女迎面走來,甚至也覺得長相很美,但卻又不執著。上面這第一個人就是「著相」- 他看到美女心甚歡喜而著其色相,捨不得離開它。可以想像,這個人看到醜胖女人很可能因嫌惡而避開她,這是普遍的人性了。反之,(歡喜)見到而又無動於衷,就有非凡的氣象了。

因為同樣地看到這女性色身相而有不同的反應,經過如實的分析,都出現這二個步驟:1)看到色相 及 2)好惡分別。對一般人而言,二者幾乎是無法切開的,美女和可愛相連在一起,醜女和嫌惡又相連而現。然如仍應做出二段的描述:在1)的部分,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看到色身的「定相」-以為她的形相會一直不變、就這樣子可意,進而2)吸引人一直喜歡看。其實佛法的無常義就要告訴你這個 一直的「定相」是個妄相、假相,不要被它所騙,更不要被勾起2)好惡分別的 重覆性輪轉(repetition)。佛法最基本的「四念住」觀法就是要教你應隨時aware (了知)這個色身的定相是不存在的,它正在剎那變異,只是你一時看不到而已,幾年後會變老,死後則成白骨等等事實。佛法的不淨觀即是在伏滅你的熾欲。這時一個人對色相的執著就不那麼強烈了。反之,對一般未經訓練的人而言,一看到她的色相就著相,而且重覆地如此去養成一生中的各種惡習、陋習。因此應該說,會如此去了知的人就大有慧根,這也就是凡聖之別的根源了。

這樣的道理,瑜珈師地論卷17(6册本第二冊p15)如是善說:「諸受欲者,於欲中不正思惟取其相,亦取隨好,即於彼欲便生愛染,受用耽嗜,乃至堅著。又於諸欲不如實知有眾過患,所謂 諸欲 無常虛偽、空無有實、敗壞之法、猶如幻事、誑惑愚夫。」(按:最後五個4字句- 可能是佛陀生前的「口頭禪」!其中「敗壞之法」稍有點過分,因為只對凡夫才成敗壞之法,對賢聖則如如不動,不成敗壞之法。此文增補文33)

 

林良彬奇思異想集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