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閒暇, 我總愛讓自己遊息於書卷之中, 偶有解會處, 往往廢寢忘食而甘之若飴, 個中的樂趣, 正如李慈銘在其《越縵堂日記》中所說: 「不特放浪花月非可比擬, 即良友清談之樂, 亦覺尚隔一塵。」, 人生之樂莫過於此。手舞足蹈、自我陶醉之餘, 忽想起孟子的話來─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噫! 音樂是共同的語言, 與人分享, 益增其樂, 文學何嘗不是? 柳子厚遊罷袁家渴, 尚且「不敢專也」, 我何許人也? 哪有敝帚自珍的權利? 爰將區區所得抄錄於此, 都為一集, 以饗同好, 做為提神開胃之助, 同時我也聊為獻曝, 以避自私之嫌。
幽默大師林語堂有一句出了名的話: 「男人的議論要和女人的裙子一樣, 越短越好, 最好是沒有。」[作者按: 這句話似源自西諺"After-dinner speeches should be like ladies' skirts ─ long enough to cover the subject, and short enough to be interesting. 餐後演講宜如女裙, 長得足以蔽體(題), 短得引人入勝。] 這裡舉兩個例子, 言簡意賅, 頗堪玩味。
有一次艾森豪將軍應邀赴宴, 在餐會後發表演說, 當晚有好幾位演說的貴賓, 艾克排在最後一個, 輪到艾克登台的時候, 已是午夜時分, 艾克說: 「主席先生, 各位貴賓, 剛才在我前面發表的幾篇演講, 合起來可以說是一篇最佳長篇小說, 可惜我沒有能力再把它繼續發展下去, 祇好為這篇小說點上一個句點, 謝謝各位!」
馬克吐溫對於傳教士的說教, 曾發表感想, 他說: 「當講道的人講到十分鐘的時候, 我相當感動, 決定把身上的錢都捐獻給他; 到了下一個十分鐘, 我認為應該把全部財產捐出來! 可是再過十分鐘, 我就決定一毛不拔了; 而到了第四個十分鐘, 傳教士的話已經把我說得筋疲力盡, 等到捐獻的盤子擺在我面前的時候, 我簡直想把盤子裡的錢抓過來留做自己用了!」
矛盾是幽默的一個要素。這種例子在中國古詩裡俯拾即是, 像徐文長那種才子所做的詩:「門前一只鵝, 一腳踢落河」, 這極土的兩句, 接以下半段:「紅冠照綠水, 白羽映清波」, 便成為令人擊節稱賞的好詩。諸如此類的還有: 「東邊一棵大柳樹, 西邊一棵大柳樹, 南邊一棵大柳樹, 北邊一棵大柳樹」, 這四個淺俗單調的句子, 緊接著: 「任你東西南北, 千絲萬縷, 繫不得行舟住; 東邊啼鷓鴣, 西邊叫杜宇, 一聲聲行不得也哥哥, 一聲聲不如歸去。」, 就覺得要多風韻就多風韻! 又「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結尾句: 「飛入梅花皆不見」, 豁然一首美妙的詠雪詩。明朝解縉陪成祖幸泰山, 隨口吟道: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山頂上」, 以平鋪無奇的兩句, 引來「舉頭紅日白雲低, 萬里江山憑一望」, 寫出壯闊燦爛的情境, 皇上遂龍顏大悅。
[作者附註:一九七六年臘月黃昏, 我遊世界第一高樓─芝加哥席爾思大樓, 登上頂樓眺望密西根湖及市景, 在簽名簿上題字: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樓上, 舉頭湖面煙波低, 萬里華燈憑一望。即為仿作。]
幽默固不一定要諷刺, 諷刺確能使讀者萌生滑稽之感。如「青苗助役兩妨農, 天下嗷嗷怨相公, 獨有蝗蟲偏感德, 又隨車駕過江東。」, 把王安石新政失敗後的窘態, 寫得淋漓盡致。又有一首打油詩: 「數年不見詩人面, 一見詩人丈二長, 不是詩人丈二長, 如何放屁在高牆? 」, 是針對一些「某某到此一遊」或在牆頭題詩以誌遊興的好事君子而發, 語雖粗俗, 而諷刺到家, 令人不禁噗嗤一笑。吳稚暉有一次在選美大會上, 打趣道: 「遠看一枝花, 近看母夜叉, 原來是競豔, 啊呀我的媽! 」, 雖是脫口語, 卻句句合韻, 活生生的白話詩, 堪稱一絕。
人們對醫生的觀感褒貶各異, 有些人化不滿為諷刺, 加以嘲笑, 例如:
「醫生是把不清楚的藥, 灌到他不明白的身體裡的人。」
「你告訴醫生你病了, 他所做的是開給你一張帳單。」
「年輕的醫生等於新墳地。」
「走運的醫生比好醫生高明。」
「上帝治好了病, 醫生收到謝詞和診費。」
「醫生治好了病, 太陽看見他; 如果殺了人, 土地藏起他來。」
「沒有醫生比三位醫生還好些。」 (亞歷山大大帝曾說過: 「我死是得到群醫的幫忙。」)
醫生也有如下的說詞:
「驚惶的病人求治心切, 不惜重資, 不怕挨痛; 但是當醫生的治療見效時, 病又太好治了, 價錢又太高了。」
「求治時像天使, 付帳時像魔鬼。」
以濟世活人為行業的醫生, 讀後莞爾之餘, 該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吧!
我再舉幾則有趣的對聯: 「季子每言高, 與我意見原相左; 藩臣常誤國, 問他經濟又何曾? 」, 為曾國藩與左宗棠(季高)對罵調侃的傑作, 他兩位先生的尊姓大名均掛上聯裡去了。陳哲與熊廷弼亦曾以對聯互罵: 「四腳橫行, 試問能分南北? 隻耳偏聽, 到底不是東西! 」, 能字生有四腳, 不就是「熊」? 東字附上隻耳, 無非是「陳」? 又吳佩孚有一副對聯嘲笑王楫唐: 「其天下本未有斯人不出之希望, 而足下竟以為舍我其誰之仔肩」。謔而不虐, 耐人雋永。
幽默是一種「含有思想的微笑」, 必須具備溫柔敦厚的旨趣, 幽默不等於滑稽笑料, 切忌流於油滑胡鬧, 或甚至以肉麻當有趣, 幽默文章而能婉約含蓄、談言微中, 才是上乘。清代才子鄭板橋, 為人詼諧, 他當濰縣知縣時, 有一位尼姑涉及桃緋, 請求還俗, 他不假思索下筆批曰: 「褪禪心, 起凡心, 脫袈裟, 換羅裙。准! 准! 准! , 准你嫁夫君, 免得僧敲月下門。」 , 令人拍案叫絕。恩師錢化鵬工詩詞, 有一次題一匹駿馬的畫: 「勁挺空群居第一, 回頭不見弟兄七, 自馱穆滿去西池, 笑傲塵寰亡駕術。」, 單薄一駿, 居然成為八駿之雄, 獨占鰲頭, 搶先晉見天母娘娘獻上寶物, 把其餘七駿拋在跟後飛揚的煙塵裡。這般幽默, 若無才氣與慧心, 安能至此?
中國文學到了「詞」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我就錄些絕妙詞句吧! 本欲對其中奧妙的玄機有所點示, 奈何筆已拙澀, 還是趁這極致的當兒歇歇, 否則就要走下坡了。況且如人飲水, 個中冷暖不可為人道耳, 讀者諸君還得自己細細去品嚐哩!
* 也知不做花香, 東風何事吹散。(張炎<探春慢>) ─雪霽
* 半怯春寒, 半偎晴色, 養得胭脂透。(張鎡<念奴嬌>) ─海棠
* 今生辛苦沒人知, 怪道來生抱恨蹙雙眉。(濮文昶<虞美人>) ─蠶蛾
*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 清光更多。(辛棄疾<太常引>) ─中秋月
* 寫不成書, 祇寄得, 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孤鴈
* 幾度半空敲月, 山南應山北。(張矩<應天長慢>) ─南屏晚鐘
* 梅疏待雪添。(晏幾道<阮郎歸>)
* 風裡一池楊柳。(周紫芝<朝中措>)
* 波底夕陽紅濕。(趙彥端<謁金門>)
* 風乍起, 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己<謁金門>)
* 把酒勸斜陽, 小向花間住。(吳潛<海棠春>)
* 屋上松風吹急雨, 破紙窗間自語。(辛棄疾<清平樂>)
* 柳梢風急墮流螢, 隨波去, 點點亂寒星。(汪藻<小重山>)
* 多情簾燕獨徘徊, 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田不伐<南歌子>)
* 楊花生是飄零種, 愈飄零, 愈覺纏綿。(楊後<高陽臺>)
* 山色難題, 樓前有鴈斜書。(吳文英<高陽臺>)
* 飄盡楊花雨偏肥, 摘來梅子春先瘦。(陳維崧<換巢鸞鳳>)
* 卻笑東風從此, 便薰梅染柳, 更沒些閑。(辛棄疾<漢宮春>)
* 漁市孤煙裊寒碧, 水村殘葉舞愁紅。(柳永<雪梅香>)
* 隔窗寒雨, 向壁孤燈弄餘照。(周邦彥<早梅芳近>)
*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殘月。(柳永<雨零鈴>)
* 喚半規明月, 卦在疏簾等。(佚名<錦纏道>)
* 檐外蛛絲網落花, 也要留春住。(高觀國<卜算子>)
* 暗裡東風, 可慣無情, 攪碎一簾香月。(周密<疏影>)
*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李後主<一斛珠>)
* 枕前淚共階前雨, 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
* 怪別來, 胭脂慵傅, 被東風, 偷在杏梢。(趙汝茪<戀繡衾>)
* 晚來風定釣絲閒, 上下是新月。(朱敦儒<好事近>)
* 春愁在, 碎雨敲花聲裡。(朱所孫<真珠簾>)
* 花徑款餘紅, 風沼縈新皺。(李之儀<謝池春慢>)
* 囊借白雲裝點, 心隨紅葉飄揚。(紀松實<畫堂春>)
一九六六年冬 台中
作者周明峰為復健專科醫師 (Emerson M. F. Jou, M.D., M.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