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外科手術
開刀須考量必要性、風險、功效與後遺症。脊椎神經及脊髓受壓迫而引起下肢疼痛並有神經症狀時,可考慮開刀,但須慎重其事,必須確定疼痛全係神經損傷而來,非來自筋肉,而且神經症狀(肌肉衰弱萎縮、皮膚感覺遲鈍)持續惡化,非開刀不能阻止其惡化時,才有必要。通常做切除椎骨板的手術(laminectomy),以紓解神經的壓迫,必要時割除椎間板(discectomy),植入人工替代物,或做椎骨接合(fusion),使不再發,並確保椎間關節的穩定。手術的後果不容忽略,除了一般麻醉、手術與復甦的風險併發症以外,還有一些後遺症,例如開刀傷及筋肉,刀痕沿線結疤的筋膜傷以及周邊組織受牽連形成的肌肉硬結而引發另一種疼痛;脊椎兩節不管接合與否,若不夠穏固,日後容易鬆動;又因椎骨接合而失去彎曲的幅度,由其上與其下各節來承擔,改變並增加相關每節脊椎的負荷,迫使彎度超出正常範圍,久而久之導致過勞與磨損,而遺後患;其周圍相關的筋肉也因過度拉扯而易扭傷。若神經已經損傷,即或疼痛好轉,神經症狀大都難於恢復正常,開刀已無助益。如前所述,腰酸背痛與壓迫神經無關,概無必要開刀。
四、整脊推拿
推拿(manipulation整骨醫師、整脊師、國術推拿、漢醫推拿)以及其他類似的矯整技法是將脊椎各節調整回復正常位置,整脊後暫時舒服一些,但是脊椎彎扭乃係肌肉緊縮所致,若不直接去鬆解肌肉,緊縮的肌肉會很快又扭歪脊椎,所以推拿不過治標並不治本,甚至可以說是本末倒置,即使治之經年而傷處猶在。況且,推拿不及於肌肉附著點與筋膜,許多受傷的肌肉並不附著於脊椎,整脊對之皆無作用。筋肉傷若能治好,則脊椎各節自然回復正常位置,無須矯整。推拿的療效其實不甚了了。
作者周明峰為復健專科醫師 (Emerson M. F. Jou, M.D., M.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