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台灣的前途
---斬斷和中國的關係---

◎ 鄭思捷

近四百年來,台灣的歷史是一部,一來再來的外來政權的統治史。在這些外來政權中,尤其是從中國來的政權的統治下,台灣人經歷和遭受到最悲慘的命運。

台灣的歷史也同時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台灣和中國沒有關係的時期,台灣人也過著比較自由和幸福的日子。

在美國獨立後的近二百多年來,世界文明的進展,表現在對人性尊嚴的尊重,自由、平等權益的維護,法治的政府制度的成立和民主國家的建立。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七十多年來,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都爭先恐後地"獨立建國",只有台灣---日本的殖民地---例外。

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後,台灣人一方面,慶祝戰爭的結束,脫離日本,另一方面又無知地高興回歸"祖國",忘卻了五十年前被人割棄的命運。台灣的知識分子和社會領導者,無視於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為了獨立建國犧牲奮鬥,只會編織"祖國夢。"

這個祖國夢在一年半不到就破碎了。由於語言、文化、習俗和歷史的不同又加上對法治、民主認識的差距,在一九四七年的二月,台灣的知識分子和社會領導者的祖國夢,終於在台灣人民不滿祖國的統治下驚醒了,而提出"高度台灣人自治的政治訴求。"

在台灣人的獨特歷史教訓和世界各地人民的獨立建國啟示下,台灣的前途,和美國一樣,建立在兩個基石上﹕

一、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台灣人民一定要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台灣才會有前途,正如美國人民斬斷和英國的關係,美國才會有前途。

台灣一定要脫離中華民國,才不會和中華民國"同歸於盡。"台灣一定要斬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才會有前途﹔台灣人才不會被人誤會為中國人,失去了台灣人自己的identity。

二、獨立建國﹕只有台灣人,和美國人一樣,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台灣才會有前途。只有台灣獨立,才能保證台灣人的世世代代的子子孫孫的自由、平等、幸福、安全、快樂和尊嚴。

但是很不幸,在中華民國,一個被中國人"驅逐出境",沒有根的流亡政府的六十多年的統治下,台灣人的知識分子和政治領導者,卻無視於台灣的獨特歷史,更無動於世界各地人民爭取獨立建國的奮鬥犧牲精神,正在領導台灣人走向一個滅亡的前途。

台灣人的第一位政治領導者,李登輝,在二十多年前,一開始他不但沒有領導台灣人脫離[中華民國],反而違背台灣歷史的教訓,領導台灣人擁護[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李登輝不但沒有記取台灣歷史的教訓,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反而在[大中國]的架構下,思考台灣的前途。李登輝提出[中國七塊論]和[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第二位政治領導者,陳水扁,也沒有要嶄斷和中國的關係,而是要向中國表示"善意",並提出"一邊一國"。

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更沒有要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反而主張[大膽西進],把台灣帶領進入中國的絕路。我們只有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大膽東進面對廣闊的太平洋。這才是台灣的一條活路。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先前的台灣政治領導者一樣,不但沒有要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反而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要台灣和中華民國同樣。

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不但沒有要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反而更明確地主張和中國建立關係。從過去的[憲法一中],到最近的[憲法各表],謝長廷都在中國的大架框下追求台灣的前途。這是台灣的一條死路。

還有一位台灣的政治領導者,呂秀蓮,也一樣沒有要斬斷和中國的關係,只想要和中國"共存"和"共榮"。

台灣人沒有能力"獨立生存",只能和中國人"共存"﹖如果中國人無能[生存],台灣人也無能[生存]﹖中國人會要和台灣人[共榮]﹖

中國人和中國人都無法[共存],怎麼可能和台灣人[共存]﹖中國人和中國人都無法[共榮],又怎麼可能和台灣人[共榮]﹖

到目前為止,台灣的政治領導者還沒有一位,堅決領導台灣人,獨立於[中國的大架框],脫離[中華民國的陰影]。

2013-04-19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