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談[台灣]的政治現狀(續完)

◎ 鄭思捷

依據這樣的理念,我提出對[台灣]政治現狀不同的意見。

一、[台灣]政治現狀---[美國]政府的觀點

基本上,[美國]政府對[台灣]政治現狀的觀點是﹕未完全解決的中國人的內戰(civil war)。所以 ,[美國]政府的政策也 是根據這個事實制定。所以,這些政策的制定不會考慮[台灣]的地位,更不會考慮台灣人的權利。

要瞭解[美國]政府對[台灣]政治現狀的觀點,我們必須先要認識清楚一些重要的歷史事實。這些歷史事實是﹕[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對抗[日本]時的同盟國(Ally),和當時台灣人是日本人,是[中國]和[美國]的敵人。

最能表達[美國]政府對[台灣]政治現狀的觀點就是[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現狀的 [台灣]政治 起源於 這個[台灣關係法(TRA)]。這個[台灣關係法]重新制定[美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的關係(relations)﹔也可以說是[美國]政府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的定位。

這個[台灣關係法(TRA)],經過[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總統[卡特]在1979年四月十日簽署生效。這個[台灣關係法(TRA)]之所以成立,是因為[美國]和[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交,承認它為唯一的合法[中國]政府。因此,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就不可以再繼續代表[中國]這個國家。

因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失去了代表[中國]的國家地位,過去[美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以‘國與國’簽定的‘條約Treaty’就失效了。所以,也可以說這個[台灣關係法(TRA)]就是用來取代過去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

知道了這些前因後果,我們應該可以了解,這個取代[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台灣關係法(TRA)]是更新[美國]政府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府的關係﹔繼續保護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履行盟國的義務。

所以,[台灣關係法]裡指的[台灣]實際指的是[中華民國]政府,不是[台灣]。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後,這個[台灣關係法]就不可承認,[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這個名稱了,就把它改稱 為[台灣統治當局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

如果從‘英文’來說明,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個分別。[李登輝]宣稱﹕[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英文’是“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在[台灣關係法]裡明文 “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經過 這樣的比較,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Republic of China就是Governing Authorities。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 [李登輝]說[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對的 ﹔[蔡英文]說[台灣]是[中華民國]是錯的。

所以,我們會同意把“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翻譯為“在[台灣]的統治當局”,不是“[台灣]統治當局”。

這個[台灣關係法],和一九五五年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一樣,對[台灣統治當局]所管轄的地方只限於[台、澎],不包括[中華民國]政府管轄下的其他島嶼,如[金、馬]、[太平島]等。

這個[台灣關係法],在[美國]的法律下,對待這個在[台灣]的‘統治當局’像是一個‘國家’﹔在‘外交’、‘軍事’、‘商業’、‘文化’上的關係和以前雙方同意的協定繼續生效。所以,也可以說這個[台灣關係法]實際上(for most practical purposes),[美國]只是‘換湯不換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美國]從來沒有承認(recognize)過[中國]擁有[台灣]的主權﹔但是,也從來沒有正式地否認過[中國]擁有[台灣]的主權。這個很明顯的‘模糊(ambiguity)’立場,是不是要保留將來決定[台灣]前途的空間﹖

對[台灣]政治現狀,[美國]的看法是﹕一個不能代表[中國]的流亡政府統治一些不是[中國]的地方。但是,這個‘統治當局’是[美國]的盟友。
從以上的討論,我獲得了這些意見。

二、[台灣]政治現狀---台灣人的觀點

對[台灣]政治現狀的看法,台灣人的和台美人的一定會不同,甚至會是相反。

讓我舉幾個例子說明﹕

例一、[台灣]的現狀台灣人認為[台灣]是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但是,台美人認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也沒有‘民主’。

例二、台灣人認為[台灣]的現狀是‘獨立’,只是還沒‘建國’。但是,台美人認為沒有‘建國’,那來的‘獨立’﹖

例三、[台灣]的政治現狀產生了‘自然獨’。這是台灣人的看法。但是,台美人不認為‘獨立’的理念可以‘自然’地產生的。‘獨立的理念’不可能在[中華民國]教育下,在‘中華文化’的醬缸裡‘自然’地產生。‘獨立的理念’,台美人認為,只有在熱烈地嚮往‘民主、法治’,堅決捍衛‘人權、正義’的認識下才會產生。

當然還有其他對[台灣]政治現狀,台灣人和台美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意見只供參考。(完)

2016-04-07

鄭思捷專欄

 

談[台灣]的政治現狀 -◎鄭思捷 -台灣e新聞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