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敬答一位台灣留美學生的信
---談台灣獨立在美國---

◎ 鄭思捷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這是我五十年來在耕耘‘台獨’理念的最豐碩的收獲。你所表達在,對台灣的歷史、文化、語言的認真,也使我非常感動。在信裡,你所表達的困惑和失望是對‘台獨運動’在美國的評估。我也完全同意你的觀點。你的失望就是我的挫折。你所表達的憂心,正表示一位知識分子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操。你對‘台獨運動’在美國的困惑和失望,正表示你的期望的失落。

但是,我想告訴你的事是,你的這篇‘讀者來信’得到很高的評價。蔡丁貴教授特別來信﹕“非常感謝,請代為向作者表達謝意和敬意。他的質疑確實是目前台獨運動的迷思和錯亂。有這樣的反思,台獨運動才能正確向前邁進。”

在有這樣的謝意和敬意下,我想告訴你過去‘聯盟’所作的一些事實﹔因為這些事實告訴你,為什麼到現在‘台灣獨立’還沒有完成﹖現在,在你的信裡,提起了“主張建國的年青獨派一直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參加社運的人都著重在所謂的[國家正常化]...”這也是台灣獨立在美國的絕大多數。

在你的信裡,提起了‘我看到WUFI-USA底演講餐會文宣寫道﹕[當代台獨運動從最早反對國民 黨,用台灣和中國區隔,一直到今天統獨已經不是議題﹔新台獨力量要面對的是透過社會正義,如何重塑台灣的新價值。]但是,在你的信裡也提起了‘這一小段文字仍讓我感到十分焦急,...’這也是我在這裡想要說明的一點。

那個時候‘聯盟’成立的時候,都是只有[台灣獨立]的唯一目標。後來,有很多人認為‘建國’更為清楚。所以我們認為[獨立建國]就是我們的唯一目標。但是,我們都知道[台灣]只有在[獨立]後才能[建國]。[台灣獨立]就和[美國獨立]是完全一樣的。

那個時候,我們有了[台獨]月刊。但是,對這個[台獨]月刊,有很多人的反對。因為[台獨]月刊,這個名字太‘刺激’了。我們還是用了[台獨]月刊。這個很清楚地表示,我們當時是不怕用‘台獨’的。

後來,這個[台獨]月刊就變成了[台灣公論報]。這個[台灣公論報]連續了二十多年,是‘聯盟’的公開報。它完全提倡台灣的獨立建國。但是,在後來的這個[台灣公論報]也變遷為‘如何重塑台灣的新價值’。現在[台灣公論報]也停止了好幾十年了。這個很清楚地表示了,台灣獨立也在[台灣公論報]的停止,失去了它的存在。

現在,這些‘聯盟’的領導者,一位是[中華民國]的民主者,另一位是[中華人民公共國]的民主者。這個都是最好的證明。

現在,台灣仍然還沒有獨立。那些認為台灣己經獨立的人,是把[中華民國]當作一個國家﹔我們都知道得很清楚,[中華民國]是[中國]的一個政府,並不是一個國家。我們也知道得很清楚,當[民進黨]擔任總統時,也只表示是‘台灣人’作了[中華民國]政府的總統。這些都只標示,是[中華民國]政府的職權,並沒有證明台灣獨立的本質。

所以,我們不是要國家正常化﹔我們是要把[台灣]獨立化。我們是要把[台灣]獨立化後,才能談‘正常化’。這些都和[美國]獨立的經驗一模一樣的。
這些只是我的一時所想到的,只希望大家能共同一齊來檢討﹖

2017-11-30

 

鄭思捷專欄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