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不久之前,有人提倡『新台灣人』。很明顯地,我們對『現在的台灣人』不很滿意。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人對『新台灣人』的定義。什麼樣的人,才是我們理想的台灣人﹖對『新台灣人』這個稱呼,我也不贊同。『新』的不一定就是我們所理想的。其實『現在的台灣人』就是『新台灣人』﹔而且『新台灣人』表示我們從來沒有過我們理想的台灣人。相反地,我認為我們所理想的台灣人一直都存在著。這樣理想的台灣人到了最近才改變。讓我們失望、痛心的是這些『新台灣人』。
『新台灣人』和『心靈的改造』一樣,不應該只是一個空洞無物的口號。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理想,我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我們所想要追尋的台灣人。我們也不知道要改造成什麼樣的心靈﹖
在本文裡,我將提出我個人所理想的台灣人。一位理想的台灣人應該具有幾個特有的氣質。這些台灣人特有的氣質,也可以被用來作為分別『台灣人』和『非台灣人』的標準。
二、開山祖的精神
除了原住民,台灣人的祖先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大陸橫渡台灣海峽到達台灣。這些台灣人的先民,都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冒險克難的精神,還有接受挑戰的勇氣。他們都是勞苦的農人、工人,憑著這些氣質開拓台灣。他們是一群,不怕死、不畏難苦,到一塊不為人所知的,充滿瘴氣,還有天災的地方墾荒的偉大先鋒者。這群人就是我們台灣人的祖先。台灣人的祖先從中國來,但是我們的祖先就是在台灣。
為了紀念和感恩偉大的祖先,我們在各地設置宮廟、堂寺、厝堂供奉他們。我們到處,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這種地方,如蘇祖廟、王姓祖廟,漳州人的開漳聖王廟(後改為惠濟宮),泉州人的祖師廟,客家人的義民廟,和各地的城隍廟。
這些宮廟就是我們台灣人精神寄託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特別用來感謝祖先開拓台灣流血流汗的辛苦,甚至奉獻了他們的生命。台灣人的祖先就在台灣,不在中國。
理想的台灣人就是要具有我們祖先那種開山墾土,開拓鄉園的精神。台灣人要有冒險、不怕困難、接受挑戰的勇氣。我們要有我們祖先那種勇往直前,開創前途的遠見和堅強。
早期到達美國、日本和歐洲留學的台灣人,都是一群兩手空空,到達這些國家開創他們的前途。這些人都具有我們祖先特有的氣質。這些美國的留學生,有的在學校半工半讀,有的必需在暑期到各大城市打工,賺一年的學費、生活費,還要寄錢給台灣的家人。
但是,現在從台灣來的留學生,很多都是養尊處優﹔而且每年都可以回台灣渡假,失去了我們祖先開拓者的精神。
我們的祖先,那個時候不顧強大清朝的禁令,違背中國的法令,冒險到一個荒蕪的地方,開創家園。
早期的留學生,也像我們的祖先一樣,不顧國民黨的恐怖統治,不理中共的反對,接受、擔當起開創台灣獨立、民主運動的任務和挑戰。譬如說,一些台灣獨立聯盟的盟員,犧牲了他們的學業,拋棄了他們的事業,有的甚至犧牲了他們的前途。這些人就是繼承了我們祖先開山創家園的精神和意志。
但是,現在的台灣人失去了我們祖先開創前途的勇氣,一聽到中共的飛彈聲音,就不敢開創國家。我們有那麼偉大開拓精神的祖先,卻留下一群貪生沒有理想的子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