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像是美國﹐是一個移民(immigrant)的地方。在最近四百年間﹐絕大部分的這些外來移民是從中國南部的福建和廣東兩省。在一九四九年﹐中國內戰中國國民黨戰敗﹐大量的中 國人逃難(不是移民)到台灣。這些中國移民和逃難者﹐使得原來就住在台灣幾萬年的原住民只佔台灣人口2%不到。
但是﹐本來是一個人民移入的地方的台灣﹐在五〇﹑六〇年代卻開始改變為一個人民移出他地的地方。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在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白色恐怖統治下﹐不少台灣人逃離台灣到外地﹐尤其是香港和日本。隨後﹐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畢業生離開台灣留學他國﹐尤其是美國。這些逃離者和留學生是台灣歷史裡的第一波移出者。
這些留學生就是現在台美人的前身。這些台美人深受美國獨立建國的啟發﹐在沒有得到美國憲法的保障(當時這些留學生還不是美國人)﹐就認同美國獨立建國的理念﹐認為台灣的前途﹐台灣的生存﹐只有台灣獨立---建立台灣人自己的政府---一途。
在滿佈中華民國政府的間諜的校園裡﹐這些台灣留學生﹐在功課學業﹐經濟和生活的多種壓力下﹐他們並沒有考慮到台灣獨立對自己個人有什麼好處﹐只考慮到台灣獨立對台灣人的子子孫孫的好處﹐更沒有期待任何權位﹑金錢的回報﹐在只有犧牲和奉獻下﹐毅然地投入台灣獨立建國運動。
在一九六五年﹐廖文毅放棄獨立運動﹐從日本回到台灣後﹐這些留學生和台美人﹐義無反顧地接續了台灣獨立之火把。很多台美人﹐在家庭未成﹐事業未立﹐經濟未豐的困境下﹐承擔了台灣獨立的使命。
這些海外的台灣獨立運動支援了台灣的民主運動。但是﹐在台灣的獨立運動卻在國民黨的李登輝的破壞下失去了衝力。李登輝以台灣人的政治領導者﹐認為台灣獨立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李登輝認為“一個流亡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必宣佈獨立。”從此﹐台灣人就認為台灣已經獨立了﹐只要民主。
隨後的民進黨的陳水扁﹐繼承李登輝﹐不會宣佈台灣獨立﹐只要“政黨輪替”來和國民黨共同維護一個中國的流亡政府---中華民國。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名正言順地加入陳水扁團隊 ﹐進入中華民國政府體制﹐享受民脂民膏﹐忘了台灣獨立的使命。
現在台灣獨立的困境比在蔣政權戒嚴時期更為嚴重。在蔣政權白色恐怖統治戒嚴時期﹐台灣人有強烈台灣獨立的意願。但是台灣人﹐在台灣人自己執政的時候﹐在台灣的社會更為民主的時候﹐在國際間更加尊重人權的環境裡﹐卻失去了台灣獨立的決心。如果台灣人自己失去了台灣獨立的信心﹐只想依賴別人建國﹐台灣獨立是不可能的。現在台美人都已經齊家﹐事業成就﹐經濟也過得去。讓我們重新回到原點﹐繼續台灣獨立的使命。
現在,台灣人民自己選出來的總統,蔡英文還是一樣,直稱中華民國(台灣)。這不正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把台灣當作是中國內戰未完成的任務嗎﹖我們應該知道,在1979年的時候,中華民國就不再是,代表中國的政府了。我們都知道中華民國就變成為中國的有名的歷史名稱了;這就是中華民國推翻滿清時,清朝就變成為中國有名的歷史名稱了。
現在,台美人的角色就象是英國人Thomas Paine﹐在美國獨立運動裡的角色一樣。在一七七六年初﹐大部分的美國人並不認為美國應該獨立。Thomas Paine的一本書﹐Common Sense ﹐才激發了獨立運動。
台美人﹐要和Thomas Paine一樣﹐說服台灣人﹕台灣可以獨立﹐能獨立﹐應該獨立。台灣獨立不是選項﹔台灣獨立是必要的。台灣獨立是台灣人的子子孫孫的唯一生路。台灣獨立台灣人才有尊嚴。
我們要問為了台灣獨立我們作了什麼犧牲﹐不要問台灣獨立能為我們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