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馬詐騙取票,台灣北社也可依樣亂搞嗎?

◎ 廖清山

台灣在形式和實質上變成附庸國,當然是馬英九自甘墮落,不知人間還有羞恥心,情願當兒皇帝所致。但很大一部分台灣人經不起馬英九集團長期的欺瞞拐騙,平白送票給他,讓他有機會作威作福,胡作非為。捫心自問,該會羞愧難當。有識之士,絕不敢重蹈覆轍,以免一再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子孫。

但是以「維繫本土政權」為最高道德標準的台灣北社,此次社長選舉中,卻也出現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欺騙行為,著實令人驚駭。

根據報導,為了對抗挺扁色彩鮮明的前副社長陳昭姿挑戰張學逸,高雄中山大學陳茂雄教授出面公開支持張學逸,為兩派人馬激烈角逐拉開序幕。

陳茂雄在「一位綠營老兵的心聲」的公開信中說,2008年總統大選所以大敗,最重要的因素是綠營內部的惡鬥。而綠營惡鬥的元凶是親綠媒體與社團,所以他不敢參加新社團的活動。一旦「參加這種社團的活動,豈不是變成打手的打手?」說起來,有品有德,乾淨清白。唯觀察兩年之後,他發現「社長張學逸教授完全沒有介入綠營內部的鬥爭,……還當綠營內部的和事佬,在惡鬥的環境中,為綠營保留一塊淨土。」終於決定出面扮演「不是打手的打手」,聲援張學逸連任社長。

未悉張學逸當的是那一種和事佬,但今日本土政權已失,單留「一塊淨土」,是在期待藉以他日東山再起,或則另有其他目的?在此無意揣測。唯對陳茂雄這個「不是打手的打手」,倒覺得有些話應該說說。

陳茂雄長期誣扁反扁,在「由陳水扁案看李登輝」的文章中說,陳水扁被揭發洗錢案之後開記者會,表示該款項是競選經費的結餘,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陳水扁同時說李登輝、連宋、馬英九都有類似問題,檢調單位應著手調查。陳茂雄就此指控陳水扁「有一個嚴重的盲點,並不是別人可能犯錯而沒有被查到,自己被抓到犯錯就可除罪。」他忘了陳水扁和李、馬、連、宋都是「中華民國」公務人員,李馬和扁還一樣擔任(過)「總統」。在他們任職期間,金錢出入的經辦和審計人員,有不少跨任長期供職。經手的項目不是一件兩件,日子不是一天兩天。什麼項目可以收支,該不該都有一個標準,絕對要一視同仁。制度確立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阿扁被「查」,被「抓」,甚至「押人取供」;其他人完全沒事,這就要回歸制度問題,陳水扁說話的重點就在於此。

在「由」文中,陳茂雄還透露,李、扁交惡期間,綠營「有人」向李登輝提兩點意見:第一,佔據深綠版圖,有了基本群眾,才有本錢與人「鬥爭」。第二,陳水扁掌握政治資源,養了太多「打手」,李登輝應該按兵不動,俟陳水扁氣衰之後「再出招」。這個「有人」是否陳茂雄本人?起碼是他和李登輝的共同朋友,否則他不會得到內幕消息。可見「鬥爭」、「打手」、「再出招」這些磨刀霍霍的血腥字眼,早就在他和李登輝腦中盤旋。「觀察兩年之後」再出來影射和事佬張學逸的對手陳昭姿有問題,其實清清楚楚的顯示有問題的,正是陳茂雄本人。閉眼不看事實,還能注意到別人的「盲點」,難道陳茂雄真以為天下人都是瞎子嗎?

另外在社長選舉後,某社論指稱,選前兩週,一位重量級社員發出一封公開信,區隔兩人的屬性。陳昭姿是無條件挺扁,認定陳水扁完全沒有錯誤;張學逸則有條件挺扁,只抗議司法不公,至於匯款疑案則不介入。那一封信的結論是「兩人對於抗議司法不公的態度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對扁珍家族的海外洗錢密帳的態度迥異。因此本人建議,社員好友如果肯定扁珍海外洗錢是『必要的惡』、是『建國基金』,請支持陳昭姿女士;如果贊成抗議司法不公,應與海外密帳分開處理的社員,請支持張學逸先生」。

那「發出一封公開信」的「一位重量級社員」,正是發表過「這個家庭比國民黨更可惡」的李筱峰。他覺得陳水扁「這個家庭的貪腐,對台灣的獨立建國的傷害,比來自國共兩黨的傷害更加嚴重」。在他心目當中,早認定陳水扁一家罪惡滔天、罪該萬死。什麼時候竟轉過來替「有條件挺扁」的張學逸說話?假如沒有「無條件挺扁」的陳昭姿出面挑戰,李筱峰會贊同張學逸的「挺扁」嗎?——雖然那「挺扁」只是「有條件」。我們非常懷疑,有朝一日,李筱峰再次改變態度,要求張學逸去掉「有條件挺扁」,跟在馬英九屁股後面,一路反扁到底。

為了選票,連什麼醜陋的欺騙招數都用上。反扁的打手們,也未免太會不擇手段啦!

(洛杉磯,2009-06-23)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