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二二八」,有「二二八事件」「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事變」「二二八大革命」「台北事變」「台灣事變」等不同名稱,而以「二二八大革命」來形容台灣有史以來最壯烈的反抗事件最為恰當。因為在蔣介石的增援部隊未抵台灣展開大屠殺之前的七天,即三月一日至七日,台灣人以行動與生命對抗土匪般的統治當局,為台灣史上寫下了一頁波瀾壯闊的人民革命事蹟。
徵之有限的史料,台灣人在這場革命當中,可說是驚天地泣鬼神,足以證明台灣人不僅勇敢善戰,而且具有高度的自治能力。
首先,就與當局交涉來說,由民意代表士紳知識份子等所組成的代表們,商議對策,凝聚共識,擬訂原則與條件,向當局陳情要求,據理力爭,展現了大義凜然無懼脅迫的器宇。所提要求除了懲凶、儘速改革、實施地方自治等等之外,也有「確定司法獨立,肅清軍警暴行,尊重民權,保障人民七大自由」的要求。足見台灣人民主人權素養之先進。
其次,就接管地方官署的表現而言,在官員逃命機關無人之際,台灣人接管政府,組織架構設置科別,專人負責,調動物資,平抑物價,以穩定民生,安定社會。此外,學生們也組織服務隊協助維持治安。這種高效率的自治能力,在在表現出台灣人的智慧。
最後,就戰鬥的組織力與行動力而言,參與戰鬥的勇士,有學生、老師、醫生、生意人、律師、歸正的警察,戰後返鄉的前日本軍伕、原住民等各行各業的有志之士,在各地組成規模不一的部隊。他們攻擊警察局、憲兵隊、軍營、軍火庫以奪取槍械彈藥,意志高昂,國民黨軍雖有精良裝備,但不堪一擊,或竄逃或被俘,使得台灣義勇軍在各地都取得勝利。台中的「二七部隊」是最具組織規模的一例,曾經在一個戰役中一舉虜獲敵人三百人,及多項武器彈藥戰利品。此外嘉義的義勇軍的表現也相當傑出,將駐軍逐出使其退守水上機場,並乘勝追擊包圍機場,迫使敵軍投降。高雄則以高雄中學為指揮所,在師生與社會人士的參與下,也有輝煌的戰績。總之,若非國民黨援軍及時趕到,以台灣人如此英勇的表現,當時極有可能推翻外來政權,建立自己的國家。
打倒一黨獨裁的國民黨!
建立人民的自治政府!
組織民主自治聯軍!
台灣人要獨立自由!
六十四年前張貼台灣各地的標語,這些二二八先烈們的未竟志業,在今天看來,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台灣人何時才能出頭天呢?
郭敏俊 2-2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