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三月大屠殺與三月十日西藏抗暴紀念日

郭敏俊

三月,春回大地,和風麗日,鳥語花香,寒霜不再,萬物從此欣欣向榮。春天也為人們帶來溫馨、快樂與希望。然而,三月對台灣人而言,它是一個淒涼、悲慟、失望的月份,一個勾起台灣人心頭大恨的月份。對西藏人來說,三月也是他們永遠不能忘懷的月份。

一九四七年三月八日起,國民黨軍開始出兵展開大屠殺,而蔣介石派遣的增援部隊,於三月九日抵達基隆之後,與高雄的駐軍,兵分兩路,南北夾擊,坦克機槍沿途屠殺、搶劫、強姦,到十七日為止的九日之間,數萬無辜的台灣人死於非命。這次所謂的「清鄉」「绥靖」,所經之處,哀號震天,血流成河,屍骸堆積如山,台灣剎那之間變成地獄,其手段之殘忍,人性之喪盡,筆墨無能形容。

至於西藏的三一○抗暴,簡直就是台灣二二八抗暴的翻版。自中共於一九五一年脅迫西藏簽下「十七條協議」之後,隨即驅軍進駐拉薩,實質併吞。此後,解放軍在拉薩惡形惡狀,貪瀆腐敗,對拉薩居民予取予求,造成糧食不足,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終於,在一九五九年的三月,爆發拉薩人民的示威抗議遭到解放軍的武力鎮壓,八千藏人被屠殺的慘劇。

台灣人與西藏人的劊子手都是中國人,都是以武力屠殺鎮壓的外來政權,一個是國民黨,一個是共產黨。雖然不同黨,但是其殘暴的行逕毫無軒輊,一丘之貉。台灣與西藏何其不幸,都中國這匹惡狼為鄰;台灣居東,西藏處西,兩地都受中國人侵占與欺凌,淪為次等國民,任人宰割。台灣的玉山與拉薩恰巧都在同一個緯度上,一處地狹人稠,一處地廣人稀,一稱「福爾摩莎」,一稱「香格里拉」,雖是人間仙境與美麗之島,兩者卻是命運坎坷,同病相憐。難道是冥冥之中有所註定嗎?

台灣六十餘年來,國民黨所建立的體系,盤根錯節,加上洗腦教育成功,雖然經過十二年由台灣人當總統,無法在短時間內破除過去的積弊,國民黨如八爪魚緊緊纏繞著台灣各個角落,佔絕大多數的台灣人竟然無法一舉擊潰國民黨,讓其復辟成功,造成白色恐怖再現,民主大到退,因此陷台灣於危急。今日,為了選總統,台灣人依然重蹈被分化而不自知的覆轍,甚至附和敵營主張,東施效顰,含糊其詞,不敢明示檄文昭告天下討而伐之。如同兩軍交戰,自己不發令,反而隨敵方戰鼓起舞,不但自亂陣腳更令眾兵不知為何而戰,焉有不敗之理。

台灣人有機會也有能力自體制內轉化再造新的體制,但是由於台灣人不團結好內鬥胳臂向外彎的劣根性,予國民黨有機可乘。反觀西藏人,他們的民族意識比台灣人強多了,或許是亡國之痛有以致之。台灣人千萬要團結,不要等到被中國併吞之後,則欲哭無淚後悔莫及了。

郭敏俊 3-9-2011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