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共電視台日前播放一部紀錄片:〈總統的攝影師〉,內容介紹現任總統歐巴馬的專任攝影師的日常工作,並穿插過去幾任總統的攝影師之回顧,以及歐巴馬總統與前任的小布希總統對其攝影師的看法。
美國總統的攝影師的工作,當然就是專門用相機記錄總統每日的工作,舉凡例行的幕僚會議、批示公文、會客、接見民眾、記者會、出訪、演講等等行程都要拍攝下來。此外,總統獨處時,或是在思考,或是在休息,也要拍攝下來。至於公餘的休閒活動如打球運動、溜狗、渡假等等,也要拍攝下來。無論總統去到何處,攝影師都要跟隨在側,以免錯失一個重要的鏡頭,任務並不輕鬆。換句話說,總統的行程就等於總統攝影師的行程,每天的工作要直到總統休息為止。可說是早出晚歸,個人時間極少,工作之辛勞可想而知。
攝影師鉅細靡遺不厭其煩地拍攝總統的行事,不怕多只怕錯失一個珍貴的歷史鏡頭。因此記錄下的照片數量相當驚人,這些照片經整理後被收入美國總統博物館展出,供美國民眾或來訪者參觀。例如:甘迺迪總統與馬丁路德的合照,尼克森總統與貓王的合照,雷根總統與戈巴契夫在白宮火爐前的合照,柯林頓總統與以色列總理裴瑞斯及巴解領袖阿拉法特三人的合照,小布希總統與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合照‧‧‧等等,都見證著歷任美國總統的作為與偉大事蹟。
以下,特舉前任總統小布希與現任總統歐巴馬兩人的事蹟為例。
總統攝影師在回憶2001年911美國受到賓拉登策畫的民航機攻擊紐約世界貿易大樓那一天,布希總統沉痛又堅定的表情,令他記憶深刻。當約世界貿易大樓遭受攻擊時,布希總統正在一間小學與學生座談,一位幕僚走到他座側在他耳旁小聲地告知這件大事,布希總統不動聲色仍然依照既定時程完成這項座談會。之後,隨即在鄰室聽取最新的匯報。空軍一號飛回首都途中,布希總統在機上召開國安會議,會議後布希總統陷入沉思凝視窗外,這個鏡頭被他補捉下來。
「回程中,一架戰鬥機出現在側翼,非常貼近空中一號,駕駛員轉過頭來注射著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見他的眼睛,他的眼神似乎在說:報告總統,我們來了!」總統攝影師回憶著:「當接近特區飛過五角大廈時,俯視下方,只見五分之一的建築物一片焦黑,火苗散佈,濃煙蔽空。總統的神情嚴肅,沉 著又堅定。」
以「改變」為訴求而贏取總統大位的歐巴馬,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經歷到類似布希總統任內的危機事件,不過選前對人民承諾的政見之一的醫療保險改革,可說是他的一項重大成就。歐巴馬說:「寧可總統不連任,也要把這項法案催生出來。」總統的攝影師回憶這項法案通過那一天的情景:「總統一大早就開始撥電話給民主黨的眾議員,連在停車場未上車之前也把握時間向議員催票,絲毫不敢大意。‧‧‧總統幾乎與所有的黨內眾議員通過電話,這時已經是晚間時候了。國會山莊那邊兩黨的投票結果尚未出爐,成敗未卜,總統顯然心情沉重,他要求他的幕僚離開他的辦公室,他獨自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沉思‧‧‧。直到十時四十分國會傳來醫療保險改革法案被通過的消息之後,總統才打開門帶著笑容走出來,召呼身邊幕僚一同慶祝。大家都很開心,結束這一天的行程已是十一時三十分,將近半夜了。」
由上兩個例子可知,身為世界超強大國的總統,其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下來,這是多麼負責的民主作為。而歐巴馬總統目前面對反對黨的政府預算的大幅削減,以及經濟不景氣高失業率之內政問題,加上對外美軍陷入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之困境,又得兼顧中東的民主化運動,與北約及阿拉伯盟國之對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問題,日本核災問題等等國內外大事,不僅動見引人瞻觀世所矚目,其決策更影響深遠廣闊。
至於中華民國的「總統」馬先生,是否也像美國總統一樣,設有專門攝影師忠實地記錄其行事,吾人不得而知。因為根據報載,他對前任總統的府內公文「失蹤」乙事「非常憤怒」,究竟有多「憤怒」,因無照片可稽,不能窺知。至於在2009年八八水災最緊急的時刻,他人在何處,迄今未曾向人民交代清楚,馬先生的攝影師或侍從官可有照片記錄以昭公信?
當舉世各國領袖在為緊縮政府財政削減赤字焦頭爛額,公務人員減薪與民共渡時艱的時候,惜財如命的馬英九無視於台灣政府已背負龐大數目的國債赤字,更無感受到廣大人民的疾苦,硬是要為他自己以及鐵票侍衛隊的軍公教人員加薪。馬英九 「寧可不惜台灣負債貧富加大,也要用盡方法鞏固連任」,這與歐巴馬總統的器度有雲泥之別。馬政權的加薪,就是台灣人的不幸。
台灣不但被邪惡的勢力危害著,更存在著許多不公義不合理的制度與現象;此外,台灣處於天然災害頻繁的位置,加上國土環境過度開發,何時會突然之間暴發大災禍,政府如何緊急應變,這是身為台灣最高領導人的責任。此外,對於惡鄰中國的侵略野心與敵意也不能掉以輕心。無論是打破種種不公平不合理的制度,或是面對天災人禍,在台灣危急的時刻,我們要的是怎樣的國家領導人帶領大家,這是台灣人所必須深思的課題。
郭敏俊 4-1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