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釣魚台列島與台灣

郭敏俊

1969年,聯合國遠東經濟委員會的海洋調查報告出爐,據調查,日本的「尖閣諸島」附近海域可能蘊藏足以匹敵伊拉克的豐富石油與天然氣。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雙方「才開始」宣稱對此海域擁有領土主權;在此之前,包括歷代的宋、明、清等帝國,無一有正式管轄該海域的官方記錄或文獻。若不是因為基於「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之可能性」的作祟,相信截至現在為止,不管是「尖閣諸島」或是「釣魚台列島」,沒有幾個人知道它是什麼碗糕。

1880年代後期以迄 1940年之間,琉球群島的漁民曾經在尖閣諸島的幾個小島上建造小漁港與柴魚加工場,其後,琉球群島的漁民因戰爭之故而撤出,自此尖閣諸島就形成無人島了。由於該處距臺灣不遠,臺灣的漁船經常到此海域捕漁,漁民稱之為「釣魚台」。在尖閣諸島尚無領土爭端之前,臺灣的漁船在進出此處海域並未受到任何限制。

尖閣諸島,即釣魚台列島,由大小八個礁岩島構成。最大的「釣魚島」,面積3.82平方公里,最高標高363公尺;最小的「飛瀨」,是個礁岩,面積0.01平方公里,最高標高13公尺。日本於1885年之後,在該海域作了數次的現地調查,結果發現是無人居住的小島,同時也不屬於大清帝國的管轄領土。1895年,於日清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前三個月,經日本內閣會議通過,將該諸島編入日本領土,轄屬沖繩。1951年,日本與以美國為首的戰勝國簽訂「舊金山和約」,根據此條約,尖閣諸島因屬沖繩之故而與琉球群島變成美國的托管地。1971年6月,美國與日本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於是琉球群島連同尖閣諸島一併自美國手中歸還日本。

1971年 4月,中華民國才「正式」主張釣魚台列島的主權。同年 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財首度發表聲明,主張釣魚台列島的主權。自此,中港台三地掀起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此一運動也延燒到國外。當時,領國民黨中山獎學金留學美國的「職業學生」馬英九,連同幾位「同志」,熱烈響應「保釣運動」,一面撰寫文章宣示愛國熱忱,一面遊行示威,慷慨激昂,大有保衛國土視死如歸的魄力。但是不知何故,馬英九在此同時,竟然悄悄地向美國移民局遞上「綠卡申請書」。

今天,總統選舉將屆,馬英九又再玩弄「保釣運動」,他透過國安局通令行政教育部門,編寫教材宣稱「釣魚台列島自古屬於中國」,用以教育學子。此舉不僅足以誤導國人的認知,更危險的是,既然「釣魚台列島自古屬於中國」,則「台灣『理所當然』自古就屬於中國」的神話,將會給與中國併吞台灣的一大藉口。當然,這是馬英九賣台的大陰謀,為大一統預先鋪路。

無論是「尖閣諸島」或是「釣魚台列島」,此一領土爭端,一旦掉入中國的陷阱,對台灣極為不利。蔡英文昨日在日本演說,於回答此一有關問題時,表示將依理性與協商的方式,甚至暫時擱置,留待下代解決。這是務實的作法,也是維持既有台日關係的良方,她的見解是值得肯定的。

郭敏俊 10-4-2011

郭敏俊專欄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