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甜美長得娃娃臉大學生模樣的王俐力醫師,真讓人看不出她是一位已經行醫八年的專科醫生。像許多海外台灣人的第二代一樣,王俐力在醫學上的專業有極為傑出的表現,能在異國與眾多佼佼者競爭而出人頭地,自是不容易。但是更不容易的是,不管她身在世界何處都以作台灣人為榮,這種發自內心對台灣的愛,更推動她付諸行動,從成長求學的紐西蘭、澳洲以迄尋求發展的美國,王俐力一心一意為台灣所作的努力,不僅令人敬佩,也給我們許多啟發。
王俐力趁著來舊金山參加醫學會議的空檔,昨日受邀在灣區作了一場演講,以她的親身經歷向鄉親們,介紹她的成長背景以及如何在僑居地為台灣發聲。
小學時對學校的教育,灌輸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思想,所學的也都是「中國」文化歷史地理等,大感不解,為什麼在自己的土地卻學不到有關台灣的歷史地理,甚至「台語」也被刻劃成低俗的語言。這種天生的台灣認同感,在她隨家人移民紐西蘭之後更加強烈。高中時因數學優異,被選為紐西蘭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當時在會場看到台灣代表隊的名稱是「中華台北」而不是「台灣」,令她感到台灣在國際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另一方面她也覺得台灣的學生似乎並不在意,而感訝異。次年,同樣的競賽在自己的國家台灣舉行,她也二度代表紐西蘭回到故鄉參賽,雖然是地主國,同樣也只能以「中華台北」作為名稱。由於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她自覺有責任要為「台灣」發聲。返回紐西蘭之 後,她開始踏出為台灣發聲的第一步了。那就是擔任台鄉會的理事,除了服務鄉親之外並積極參與當地的事務,在與當地人的往來中讓他們認識台灣。
王俐力高中畢業後進入澳洲雪梨的國立醫學院,全家也因此從紐西蘭再度移民澳洲。就讀醫學院時,為爭取國會議員在國會或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她不但為選舉人助選奔走四處拉票,更加入政黨積極參與,並廣結善緣,所識人中不乏日後成為國會議員者。
2002年台灣暴發SARS,由於台灣並非WHO的成員,所以先前沒有接到任何疫情通報,以致無法防範,而疫情擴大時WHO也不立即派員來協助,反而是美國直接派來。台灣成為國際孤兒,人民暴露在任何疫疾的危險之中。因此,王俐力在澳洲組織「WHO for Taiwan」積極要求WHO重視台灣,並獲善意回應。
王俐力除了在僑居地積極參與政治為台灣爭取國際友人之外,對台灣的前途更是關注。例如「UN for Taiwan」的運動,在當地召集同鄉發動遊行並請政要到場聲援;或是台灣總統大選,每次都全家返台,四處拉票。此次為了挺蔡英文,她更請假兩星期回台,隨助選團後援會到處演講拉票。
王俐力希望鄉親鼓勵自己的第二代參與關心台灣的事務,像FAPA每年暑期舉辦的國會實習生,或其他的第二代台美人的組織與活動。同時,她也強調草根運動的重要性,從基層建立當地人脈,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人,他們或許有一天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演講的最後,她樂觀的指出台灣的前途只有台灣人自己才能決定,那就是透過住民自決的公投方式,向世人宣示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決心,任何武力威脅,是無法抵擋民意的。
在此,祝福王俐力在美國鴻圖大展。願上帝祝福她!
郭敏俊 4-2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