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美國的狗市長

郭敏俊

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在台灣曾經看到一則美國有一個小鎮竟然選出一隻狗當市長的新聞,覺得相當有趣,也十分好奇。想不到移居美國之後,這隻狗的轄區就在所住小鎮南邊不到十英里的地方。

這個小鎮名叫史諾爾(Sunol),位於一處谷地,一條小溪南北向貫穿其間,居民就住在這條小溪的兩旁,人口約有一千人。一條東西向的道路經過小鎮南端,是本地的唯一「鬧街」,街上有一人郵局、雜貨店、小酒吧等,店家總共不出十間。此外,也有一條連通加州中央大平原與舊金山灣區的鐵路經過小鎮南端,火車站設在小鎮的西緣。

史諾爾市其實稱不上「市」,它的規模僅及「村里」。村子雖小,卻因選出狗當市長而聲名大噪。1981年史諾爾市的公民以民主程序選出一隻狗當做他們的「市長」(mayor) ,當時雖成為國內的頭條新聞,但是直到1984年的再次當選時,才轟動全世界。一時之間,史諾爾成為國內與國際媒體的寵兒,「市長」巴斯哥(Bosco) ─一隻黑色的Labrado混血狗─的「肖像」出現在各地的報紙上。巴斯哥擔任「市長」直到1994年壽終正寢為止,牠盡忠職責,每日必定巡視轄區一次,風雨無阻。牠的盡職精神感動市民,因此在牠死後,市民為牠立像紀念。巴斯哥的傳奇迄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

儘管巴斯哥如此受人敬重,這個世間也有為之目赤者。1990年,中國的《人民日報》在社論中就巴斯哥當市長一事展開批鬥,社論指控說,巴斯哥的當選證明了西方的民主是「人獸不分」的。當時正是「天安門大屠殺」的翌年,一群中國留學生與民運人民出面,想要認養巴斯哥作為自由的吉祥物,帶到舊金山的中國領事館去示威。

就忠誠度而言,同樣是被稱作「狗」的動物,台灣的「阿狗仔」就比不上史諾爾市的巴斯哥。人不如狗,那會焉爾?

郭敏俊 8-23-2013

 

郭敏俊專欄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