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烏克蘭之春

郭敏俊

2月22日晚間,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約有五萬與當局做長期抗議的示威群眾掀起了一陣歡聲,坐在輪椅上的前總理尤莉泰莫申科在女兒的陪同下出現在廣場的中央,大家為此欣喜若狂。

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之後,立即以「濫權」的罪名將對手泰莫申科關進監獄。這位以複辮髮型為標誌的女性政治家,以她的領袖魅力及親歐的視野,於2004年掀起了著名的「橘色革命」,當選烏克蘭的總理,並再度連任。無奈於2010年競選總統失利,隨即被當選的親俄派總統清算政治迫害。

由於牢獄之災使得泰莫申科的背部嚴重受害,不能站立。2月22日在國會的決議之下,她當日即被釋放,於晚間來到獨立廣場為示威的群眾打氣。雖然臉色憔悴聲音沙啞,她仍然以堅定明確的口氣稱讚那些在這場抗爭中犧牲的同胞是「烏克蘭的義人」(The best of Ukraine) ,並鼓舞在場的抗爭群眾「堅持到底,不達目的,絕不輕言放棄」。

烏克蘭人民自親俄的總統上任之後,不僅清算前任總理,加速施行傾俄政策,無視民意倒行逆施,人民早已不滿。加上去年十二月亞努科維奇擱置與歐盟早已簽署的一項協議,因而引爆人民群起示威抗議的浪潮。抗議群眾自去年十二月在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紮營作長期抗爭的打算。亞努科維奇未能體察民心,反而以強悍的手段試圖弱化抗爭勢力,但在強勢的驅離行動甚至施展真槍實彈的殺戮攻擊之後,仍然不能挫折反對勢力的士氣。迫得亞努科維奇不得不採取妥協手段,先是要讓出總理權位給反對派,但不被接受。後來局勢急轉亞努科維奇的支持度銳減,大勢已去,於二月二十一日只得悉數同意歐盟調解的和解協調,同意年底提前大選。但是人民的訴求是要總統馬上下台,在此情勢下,亞努科維奇只得避走其大本營的東部。隔日示威群眾控制首都並佔領總統府,國會也迅速投票通過革除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務。

此同時,烏克蘭的憤怒群眾紛紛以繩索及鐵橇把豎立在各地的列寧銅像自基座上拉倒,列寧銅像是蘇維埃時代箝制烏克蘭的象徵。雖然烏克蘭的未來前途仍未明朗,但烏克蘭的人民悍衛國家命運的英勇舉動,不僅讓世人為之動容,更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希望,嚴冬將盡,春天在望。「烏克蘭之春」對苦難的台灣人應有莫大的啟示。

郭敏俊 2-23-2014

 

郭敏俊專欄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