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第二期臨床試驗都沒走完…
台大教授陳建煒質疑:國產疫苗急什麼

 

國產疫苗還未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衛福部本月就將與兩家國產疫苗廠簽約,但台大教授陳建煒質疑,美國食藥署與歐盟最新疫苗緊急授權準則,是要看疫苗能不能真正預防感染,而不是看中和抗體,質疑為何要趕著讓國產疫苗上市,呼籲台灣疫情不緊急,衛福部應讓國產疫苗走完三期。陳時中對此表示,「台灣疫苗沒有急迫性,但有未來性」,目前貿易、旅遊、經濟等都有被影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國產疫苗在完成二期臨床試驗後,第三期將改採替代性的試驗,若「中和抗體效價」濃度和國外大規模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相當,表示疫苗有效,就能緊急授權(EUA)上市。發言人莊人祥23日表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和BNT、Moderna合作建立疫苗指標,即中和抗體濃度。

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指出,臨床上真正的「緊急」定義是病床滿了,死亡數高居不下,去年全世界還沒有疫苗,台灣當時沒有辦法時或許可不做第三期,如今台灣疫情不緊急,且也有國際疫苗可以買,要扶植國產應真正走完三期,不必急於在此時放寬技術標準,讓國產疫苗匆匆上路。

陳時中今天回應表示,疫苗確實有多重面向的效果,有些國家急著要讓確診數、急重症死亡數下降,台灣現在沒有這樣的需求,可是未來國境一定要開放,必然需要先建立疫苗的保護力。「台灣沒有急迫性,但有未來性,也不是今天打,明天就有群體保護力,大家有不同的意願、選擇,需要時間。」

陳時中表示,台灣不管貿易、旅遊等,都有一定影響到我們的經濟,因此「開放是需要的」,他強調,台灣需要未雨綢繆,把群體免疫建立起來,而上半年靠國際疫苗,下半年必然要靠國產疫苗建立長久的防疫政策。EUA的安全性和美國WHO歸定的3000人做好做滿,安全上沒有問題。

2021-03-24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