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賴清德史上最無能

[黑白集] 鬥雞總統只顧綠委 雞肋閣揆三蹈「覆」轍

立法院長韓國瑜18日將召集朝野協商總預算案,民進黨中央當天則召開罷免策略會議。賴政府「沒錢建設、有錢罷免」,執政不力全怪藍白刪預算;行政院長卓榮泰動不動挑釁在野黨來倒閣,彷彿只要散解國會,卓揆就可割可棄,形成畸形的「鬥雞總統、雞肋閣揆」。賴清德總統高喊朝野和解,大罷免卻激化朝野惡鬥,總預算協商恐是破局收場。

總預算案三讀通過後,立法院破天荒重啟朝野協商,藍白不可能再修改三讀內容,民進黨團則預告,朝野協商若破局,行政院提覆議案勢在必行。總預算已成大罷免的乾柴烈火,民進黨在乎的不是總預算過不過,而是罷免案成不成,一心只想為賴總統清除朝小野大的國會劣勢,當家鬧事,莫此為甚。

卓榮泰上任後已三度重蹈「覆」轍,包括國會改革法案、憲法訴訟法、選罷法修正案,卓揆宛如覆議專業戶,卻是每覆必敗。眼看總預算案將成第四覆,卓內閣仍一覆再覆,吃定立法院就算次次完封,閣揆也不用下台負責,關鍵不在責任政治,而是賴總統的一念之間,更不是立法院的解散與否。

立法院下會期開議前,賴清德將宴請民進黨團成員,備戰大罷免。賴清德已指示啟動「顧好立委」專案,卻忘了「顧好閣揆」專案,任憑雞肋閣揆水深火熱,似乎只顧綠委、不顧卓揆。

2025-02-17

大罷免「根本問題是賴清德」?

大罷免時代來臨,總統賴清德10日召開首次院際協調,邀請五院院長共商國事,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回應。對此,名嘴黃揚明分析,賴清德再次展現總統濫權,把五院都當成下屬的真面目,要結束朝野恩怨,唯一辦法就是「所有罷免全部失敗」,否則最終下場,若是在野黨輸了,將會全部毀滅。

黃揚明在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中直言,當大家看穿了賴清德的動念,也就是他要當好人但要做大罷免,不管如何解讀,若說賴在五院會商訂下底線,希望在野黨怎麼做就能社會和諧,那誰說了算?要不要來一個朝野高峰會,總統跟在野黨主席白紙黑字寫下藍綠全面退出罷免、總預算重新審查等,違反就辭去總統職務。

「根本上的問題是,他是一個有權無責的總統」,黃揚明直言,問題在於賴清德是有權無責的總統、濫用總統職權,院際協調權的法源有寫明「除憲法另有規定外」,意思是五院各自行使憲法職權時,就不關總統的事,但賴召開五院國政會商就代表五院他都要管、把五院當下屬,展現總統濫權的真面目,不尊重民意機關。

TVBS 編輯 黃潔文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12

批海基會史上最廢 國民黨:羅文嘉談話顯露賴清德無能

國民黨指出,羅文嘉可能中文理解能力有問題,「雙城論壇」顧名思義就是台北與上海的城市交流,現在卻要求雙城論壇討論廣東省內國人被捕的議題,足見海基會完全喪失應有的功能,剩下唯一功能就是甩鍋卸責,羅文嘉個人則為了國內政治,大噴政治口水。

國民黨提到,回顧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雙方就司法互助可以依循機制處理。依「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機制,陸方相關機關(如公安部)於限制國人人身自由限制後,應將此訊息及時通報我方警政署,警政署會迅速通知該國人戶籍所在地之縣市警察局後,再由該縣市警察局轉知家屬。羅文嘉廢話恰恰已證明賴清德執政的無能,民進黨執政期間,破壞兩岸舊有合作機制,根本無力保障國人安全。

國民黨表示,本屆雙城論壇舉辦前夕,全國人都看到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的對台北市府進行政治抹黑,甚至陸委會還片面封殺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和對岸媒體記者共11人來台。 結果全國人民看到賴清德政府上演一齣自相矛盾的爛劇,眼看陸委會一手封殺對話管道,羅文嘉卻又本末倒置要求蔣萬安處理陸委會的業務。

國民黨批,賴清德執政至今仍搞不清楚雙城論壇的功能與精神是促進城市發展的交流,分不清楚中央與地方的職能分工、搞不明白兩岸交流各環節的功能,難怪兩岸關係搞這麼差,也害慘台灣人民。

國民黨呼籲,羅文嘉盡快停止政治口水,好好認真上班,加強中文閱讀能力,同時也呼籲賴清德不要只會破壞兩岸舊有合作機制,把專注力放在政治鬥爭,應該拿出辦法真正保障國人的安全。

2024-12-14

賴清德最新聲望創上任來最低
游盈隆:首次執政困境已在眼前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9)日公布民調,有42.8%贊同總統賴清德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43%不贊同,賴的聲望創下新低。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賴清德的第一次執政困境已經在眼前,和上個月相較,其聲望下滑5.8個百分點,約等於流失113萬人支持。


本次民調顯示,賴清德上任5個多月,對於他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包括重要人事安排與政策,有9.9%非常贊同、32.9%還算贊同;23.3%不太贊同、19.7%一點也不贊同;10.3%沒意見、3.8%不知道或拒答。

游盈隆表示,賴清德上任近6個月,不贊同他領導國家方式的人已略超過贊同的人,這是驚人的發展。

游盈隆說,這項發現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賴清德的第一次執政困境已經在眼前,因為多數民意已離他而去。和上個月相比,「總統職務表現贊同率」也就是總統聲望,大幅下滑5.8個百分點,「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則上揚5.3個百分點。

游盈隆表示,這一來一往,使得「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反超前「總統職務表現贊同率」0.2 個百分點。這和上個月「總統職務表現贊同率」高於「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10.9個百分點相比,形勢徹底翻轉、豬羊變色,無疑是重大轉折。

游盈隆分析,在台灣,1個百分點約等於19.5萬名成年人,賴清德聲望下滑5.8個百分點約等於流失113萬人的支持;同樣地,「總統職務表現不贊同率」上揚5.3個百分點,意味著對賴表現不滿的人增加103萬人,一個月內,賴流失逾百萬支持者,同時增加逾百萬人站在對立面,這是巨大的現象。

這是怎麼造成的?游盈隆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五大短期因素:包括,一、憲法法庭「國會改革立法釋憲」判決引起社會強力反彈;第二, 社會對近半年台灣政局擾攘不安的不耐;第三, 最近賴政府相關人事安排引發社會強烈不滿;第四,內閣表現不佳,影響賴清德聲望;第五, 10月「中華民國熱」已經過去。

游盈隆說,整體來講,有關賴清德社會支持結構發生質變的「10月驚奇」、「社會支持結構年輕化」,看來只是曇花一現,一切似又回歸傳統模式。但11月賴清德社會支持基礎出現前所未見的轉變,那就代表55 歲以上民眾對賴的支持大幅下降、非常不尋常,過去老一輩台灣人長期對賴的青睞、所謂的「金孫情結」,如今已明顯淡化中。

同時,河洛人對賴清德的支持度也明顯減弱,具體地說是8個百分點,游盈隆表示,這是另一個具有強烈政治意涵的現象。顯然過去一個月,台灣大眾政治過程已悄悄地發生一場無聲但激烈的抗議行動。諸多跡象顯示,綠營「禍起蕭牆」或許是一個合適的形容。

上述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該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4年11月11至13 日、共3天,對象是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採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 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17 人,市話 712 人、手機 305 人;抽樣誤差在 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 3.07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2024-11-19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