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首頁
 


奇思異想集 76

◎ 林良彬

佛法中的「不可說」和「可說」
大約在15年前(2007)個人自覺獲得 空勝解的突破!知道勝義諦不可說、世俗諦可說之真正義涵,這應該也是佛陀、龍樹「佛法真實義」的最核心內涵,心頭長期疑情得破解,那時也有過幾天內心清涼的體驗。
—————————
離言性(不可說)、依言性(可說)的解讀
      
諸法(一切事物)離言性,包括緣起依他起萬法,但是依他起萬法中又包括語言(名句文身)在內,那麼情況變成有點弔譎,為什麼?
如果 語言(可說、依言exprssible)也是離言(不可說、inexpressible),這樣的「直解」(literally interpreted)明顯地出現自相矛盾,即不可說又可說同時,就如同有人說「現在下雨」又說「現在沒下雨」,佛法怎麼可能陷入這樣的自打嘴呢?!
因此有了「非直解」的解讀,即必須區分真俗二諦,即依勝義諦(第一義諦)諸法不可說,此「不可說」,依我的詮釋,是在指出不能對事物進行絕對分別(絕對切割),事實本身不是可以截然的切割的,凡夫卻一直以為使用名言概念 ,就是在對萬事萬物進行分別切割,實即那只是 吾人思想上的建構(thought construction)  ,事情本身並没有被分割成塊塊的,無常緣起萬化一切相互關連,猶如一條大海,如何可以切出一一波(waves)呢?古人不是早已說過:「抽刀斷水水更流」!我們的語言和思想不能切割一流水為(例如)上中下游的,猶如大海如何切割出一一浪花?
凡夫這樣的執著人們可以真實的切割、分別出來,就是「遍計所執性」,也可稱之為無明覆蓋下的「凡夫世俗」(遍計、依他難分難捨)。
那麼我們如何正確看待語言所說的又是什麼?此即依 世俗諦而說,此世俗諦已麼經過「空性」(真如)的洗禮,這時已經知道言語是方便的假名施設(一種相對的分別或方便的切割),但不可執實(即執名言為絕對分別、絕對切割)。知語言文字純是假名施設,用(知名言所指也只有效用而無體)而無咎;而這已是 聖者世俗- 清淨依他(包括 清淨名言)了!因此讀經論常見的「說而無說,即說無說」就是指從証入勝義諦的觀點而說,「無說而說、無說即說」是從證入世俗諦觀點而說,其實真俗二諦並不是指謂 二個世界,而是同一事件的二種看法(perspectives)。
下引甲乙丙三段經、論短文佐証:
甲)我從「真實義品」文尾中找到一個缐索:「由勝義諦故非有色,於中無有諸色法;由世俗諦故非無色,於中說有諸色故。」(大正30,490c11-14)
按,於色如此,其他諸法,甚至語言、湼槃也是如此,從勝義諦看(聖智所證知的)一切非有,如非有色、受⋯乃至語言、湼槃也非有;從聖者看,世俗諦一切非無,如非無色、受...乃至語言、湼槃也非無,因此顯示一切法非有非無,不二之義。
乙)《倫記》35卷p.1705-06寫道:
「第二難陀釋論云,依他、真實(按,即是圓成實)皆離分別性(有語言才能分别,離語言即離分別)故,並是離言自性也。於分別性假說自性中說有能取所取,菩薩入法無我時,於假說自性中能取所取皆遣,,故云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即是真實、依他皆是真如也。七真如中,依他性亦名真如也。
備云:即據真如勝義諦(按,無分別根本智所行),故離言自性;
世俗諦(無分別後得智- 隨順真如勝義又回到假名分別之所行)故假說自性。此之二境 ,等無差別,即是二種無分別智所行境,三藏亦同此解。」
(按文義是:這位姓備的僧侶和 玄奘三藏二人持著同樣的見解。我也認同這見解。]
丙)《八十華嚴》卷52,0275c14】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轉法輪?佛子!⋯無有言說而轉法輪,知一切法不可說故;究竟寂滅而轉法輪,知一切法涅槃性故;以一切文字、一切言語而轉法輪,如來音聲無處不至故;知聲如響而轉法輪,了於諸法真實性故;於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轉法輪,畢竟無主故;無遺無盡而轉法輪,內外無著故。
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語言,盡未來劫說不可盡;佛轉法輪亦復如是,一切文字安立顯示,無有休息,無有窮盡。佛子!如來法輪悉入一切語言文字而無所住。譬如書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語、一切算數、一切世間出世間處而無所住;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一切眾生種種語言,皆悉不離如來法輪。何以故?言音實相即法輪故。(按,此段經文已預設真俗二諦的區分。)

 

林良彬奇思異想集

台灣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