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移民美國,必須取英文名,Chiu Kong或Kong Chiu均嫌難聽,正在絞盡聖人腦汁而無所獲。剛好大詩人杜甫來,他不喜歡Foo Doo常被唸成胡塗,或Doo Foo豆腐,就用他的字「子美」取名Jimmy Doo,而沾沾自喜。古文大師韓愈也來了,他討厭Yu Han或Han Yu怪異乏味,就以其字「昌黎」化名Charlie Han,才覺心舒氣坦。國姓爺鄭成功不甘寂寞,亦來湊熱鬧,跟著以其字「大木」自稱Tommy Cheng,而洋洋得意。孔子便依樣畫葫蘆,取名Johnny,恰到好處,跟他周遊列國的學生子路提議說:既然夫子東奔西跑四處走動,乾脆叫做Johnny Walker (英國名酒),不是更妙嗎?
美國第廿八任總統威爾遜有一次在白宮宴會上,與高特夫人應酬愉快,翌日的報紙如此寫道:”President Wilson spent much of the evening entering (entertaining之誤) Mrs. Galt”。
柯立芝效應(Coolidge Effect)
美國第卅任總統柯立芝偕夫人下鄉參觀農莊,她湊巧看見一隻公雞雄糾糾地與母雞交配,農家解釋說這隻公雞每天可以交配數次,她不禁呼叫:「好極了!請告訴我先生。」總統聽後就問農家:「這隻公雞每天交配的是不是同一隻母雞?」答說:「不是,每次都不同。」柯立芝喊道:「請告訴我太太!」。
一個小女孩名叫吳淑芬,學校裡常遭同學譏笑說:五十分,不及格, 她回家向爸爸訴苦。後來移民美國,她的爸爸特地給她加分,取名Josephine (九十分)。
十二歲女孩放學回家,問媽媽Version (說法) 是什麼,媽媽聽成Virgin (處女),當媽媽的對於子女的性教育,幾年來一直不便啟齒,眼看女兒即將進入青春期,心裡著急,這次良機不可失,忙不迭地講解了一大堆男女的性關係,滿以為女兒學到了什麼,女兒卻似懂非懂,一臉困惑地說:媽媽!今天的功課是不是該以自己的看法來回答?
一位老先生性無能,偕太太去看醫生,協談良久,出來時精神百倍,問其故,他答:醫生診斷說 ”I am important (重要)” (impotent 陽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