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認為台灣人的“正名制憲”運動是自欺欺人。同時﹐陳水扁和宋楚瑜共同聲明﹕“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最大公約數。”
自從﹐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在中國的內戰(Civil War)失敗逃難到台灣後﹐台灣人就一 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環境。
最初﹐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自欺欺人﹕五年內反攻大陸﹔同時﹐又自欺欺人﹕堅稱代表中國。國民黨政府以反攻大陸的政策﹐實行戒嚴白色恐怖政治﹐並阻礙台灣民主的實施。國民黨政府自欺欺人﹐自稱為唯一的中國政府的“漢賊不兩立”的政策﹐不僅是對內在台灣維持“萬年國會”的根據﹔對外也讓國際社會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模範省”的印象。
到了﹐台灣人的李登輝的國民黨執政後﹐中華民國政府終於﹐在台灣人長久的抗爭下﹐放棄反攻大陸的政策﹐終止戒嚴白色恐怖政治﹔同時﹐也不再自稱為唯一的中國政府。但是﹐ 李登輝的國民黨政府仍然自欺欺人﹐宣稱﹕“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必宣佈獨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並不是一個國家﹔它是被中國人趕出中國大陸的一個流亡政府。李登輝的國民黨政府﹐還是和蔣家的國民黨政府一樣﹐自欺欺人﹕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2000年﹐台灣人的政黨﹐民進黨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政府的總統後﹐向全世界明告﹕“不會宣佈台灣獨立。”中華民國民進黨政府還是繼續自欺欺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目前並不是一個國家﹔它是一個中國的流亡政府所佔據的地方。台灣不可能﹐因為台灣人的政黨執政一個中國的流亡政府﹐就自然地變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有一些台灣人的知識份子﹐也自欺欺人﹐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們所持的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向世界宣告﹕台灣是中國的一個“叛逆省”﹐不是一個國家。我們自己不能附和中國的這種說法﹐必須自欺欺人﹐堅持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也有一些台灣人的知識份子認為﹐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覺得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台灣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不管是獨派或是統派的政黨執政流亡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不管是台灣人或是中國人執政流亡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台灣如果沒有宣佈台灣獨立“正名”和“制憲”建國﹐台灣就不可能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在台灣還沒有宣佈台灣獨立建國﹐“正名﹑制憲”之前﹐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是自欺欺人。